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16-08-25 26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确záo 痛chì 高mí 石pán 人迹至 hǎn
B.菜子dǎn gěng xūn 九连环 qǔ
C.木jī 逼jiá 躇chóu 息shùn 为人知 xiān
D.鸣háo 云bīng 然mǐn 玉花zǎn 义愤填yīnɡ
2016-08-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慷慨淋漓 马革裹尸 戛然而止 鞠躬尽瘁
B.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一拍既合 人迹罕至
C.变幻多姿 铤而走险 杂乱无章 迥然不同
D.悲欢离合 叱咤风云 鲜为人知 目不窥园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场有赌球性质的比赛无不让有良知的球迷们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B.“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课。
C.闻一多“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选择题 | 容易(0.94)
5.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   )
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美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的手指的擦拨,通过一片奇异的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8. 填空: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
(2)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
(3) 《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___________
(4)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深林人不知,_______。(王维《竹里馆》)
(7)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016-11-18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4)
9. 名著阅读《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 》。《童年》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016-11-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文言文阅读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③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口技人坐/屏障中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遥闻/深巷中犬吠
11.加横线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宾客大宴
B.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儿含啼声
D.稍稍正坐
12.12.对第④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描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3.1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宾客意舒( )
俄而百千人大呼( )
③不能其一端( )
④不能其一处也(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15.选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者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宾客们的动作表情,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16.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待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2016-08-2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7.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
18.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
19.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
20.阅读第⑩段,根据文意设想,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可能会写到哪些内容?
21.文中哪些事看出这位特困生从自卑的耻辱中走了出来,成为一名自信阳光的大学生?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11岁。
22.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             
23.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4.“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
25.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
26.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
2016-08-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根据要求作文。
回首岁月,品味生活,童年的快乐多了一份色彩,妈妈的唠叨多了一份温馨,老师的批评多了一份关爱……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请用文字把难忘的一件事或对你有启发教育意义的一件事记录下来,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
①文章以记述为主,可以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②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6-08-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博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6,7,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30.9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诗歌鉴赏
60.65修辞手法
70.65情景对话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90.64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0-160.64
五、现代文阅读
17-210.4记叙文
22-260.64记叙文
六、作文
27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