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16-08-30 4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她是安静优雅,充满悲mǐn(     )情怀的女性;她是ǒu(     )心沥血于创作,作品风mǐ(     )海内外的作家;她是位慈祥的老人。杨绛先生洗净了一百年沾染的污huì(     ),“回家”了。
2016-1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泰兴市公安局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读书·励警》主题系列活动。
B.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C.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D.晓雪的评论《关于散文白鹭》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它是对郭沫若散文《白鹭》评论中见解最独到的一篇。
2016-08-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次钱塘江大堤修缮和加固后,起到的作用可以追溯到以后的一百多年。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它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大方向正确,无可厚非
D.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2016-08-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4)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和课文原句。
(1)为山九仞,__________
(2)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_______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5)________,目见不如足践。
(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_________
(7)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深切地表达出将士们怀乡思亲却战事不顺、归家无期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1)“他是梁山好汉中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
此人为《水浒》中的__________(人名),下列哪些故事情节跟他有关:________(填序号)
①汴京卖刀 ②三打祝家庄 ③大闹飞云浦 ④江州劫法场 ⑤遗失生辰纲:
(2)下列对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批判了一位老师是寿镜吾先生。他不懂教育,喜欢体罚学生,给鲁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B.给人物设计绰号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如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轰天雷凌振、霹雳火秦明;连三位女将也有绰号: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顾大嫂。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施耐庵的《西游记》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章回小说回目(每一回的题目)的特点。回目对仗工整,概括提示本章内容,如: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2016-08-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专题与综合实践
五月份我校举办第三届校园体育艺术节,请你参与。
(1)运动会期间恰遇雾霾天气,同学们纷纷“吐槽”(批评)。请你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说说这些“吐槽”有什么共同的之处。
①五月时节雾纷纷,路上同学吸断魂; ②厚德载雾,自强不吸;
③雾以吸为贵; ④雾霾霾兮,天昏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晓华同学早上突然身体不适,不能参加下午的拔河比赛,她给班主任张老师写了一份请假条,但有几处不当,请指出并修改。(修改两处即可)
请假条
今天早上起床后不但我头痛,而且肚子痛,所以爸爸要带我去医院去检查。特向您请假。请您务必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晓华
2016年5月12日


修改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艺术节开设了书法作品展,对下列三幅作品赏析有误的是( )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A.作品一是赵孟頫的行书,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采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B.作品二是王羲之的草书,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
C.作品三是颜真卿的隶书,它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
(4)体育艺术节期间同学们是快乐幸福的,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的生活却是这样的。观察下面的漫画《铺路》,谈谈给你怎样的启示。
2016-11-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快阁

[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痴儿:呆子,指自己。②佳人:知心朋友。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诗人称自己是“痴儿”,带有自嘲的意思;“倚晚晴”,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之中。
B.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因此表达的意境完全相同。
C.诗人在颈联中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晋代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表示喜爱,白眼表示不快。
D.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
8.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历来被誉为千古佳句,请赏析它的妙处。
9.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东坡日课》,完成后面小题。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公视之,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注释】①司农:管钱粮的官。②典谒:传达人员。③了些:了结。
1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
①适了些课:( ) ②到此三经手钞:( )
③公其言:( ) ④以其子:( )
(2)下列加点“为”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往见,遂知己。
A.其印予群从所得B.近岸,卷石底以出,
C.乡身死而不受D.不足外人道也
11.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东 坡 乃 命 老 兵 就 书 几 上 取 一 册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
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读了本文后,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2016-1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④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米,寿命500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⑤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58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活就更完美了!

(选自《知识窗》2014年第7期)

15.第①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有什么好处?
16.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
17.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年寿命,可长到20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米宽,树干直径可达8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们提供足足400斤的西谷大米。
C.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D.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①很多人喜欢畅饮美酒,但酒香醉人的背后,很少有人关注过窖泥。窖泥在酒窖最底层,其貌不扬,不了解它的人会以为它就是烂泥巴而已,实际上它却是从谷粱到美酒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窖泥中,有种群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及活性酶,没有它们的生化发酵,再好的水质和工艺,也难酿出醇香的酒。人的成长也犹如酿酒,应该珍视人生的“老窖泥”。

②人各有志,人各有路,但沉潜和发酵,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过程。诚然,不少人希望在追梦路上,起点高些步子顺些,但即便是阳关大道,也是自荆棘小路开拓而来;即便是风和日丽的晴空,下一秒也可能迎来狂风暴雨。“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真正需要计较的,不是我们所面临的境况,而是我们的心志;不是我们的起点、资源和禀赋,而是我们的定力和韧性。

③人生的老窖泥,能够酿出人生的美酒。“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看看兰考的焦桐、东山的木麻黄,谁敢说贫瘠的土地孕育不出动人的风景?想想罗布泊的黄沙和帐篷、北大荒的风雪和油井,想想一茬接一茬的支边支教、援疆援藏人员,谁敢说他们的选择没有意义?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沉下心去开启一段累足成步、磨杵成针的光辉岁月,生命必会因奋斗而放射光芒。

④酿出人生的美酒,离不开个人的争取和奋斗。跳出“农门”成为大都市白领的方月萍,毅然辞掉工作来到山野乡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帮扶老乡脱贫;记者肖琳从抗震救灾志愿者成为村官,为乡亲致富四处奔波……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奋斗者、奉献者。“非常的艰苦,每天各种磨难,但吃苦很值得”,透过他们的感悟,不难领悟到平凡梦想中的不平常。正如《平凡的世界》所告诉人们的,“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以梦为马,胸怀光明,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次生长都会通往美丽的春天。

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珍视自己的“老窖泥”,深植其中,把握好拌醅、发酵、蒸馏各环节,不急不躁地一步步酝酿、转化、升华,何愁不能畅饮到生活与岁月馈赠的美酒?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说说题目“珍视人生的老窖泥”中“老窖泥”的深层含义。
20.分析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21.第④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放鸭》,完成后面小题。
放鸭
莫言
①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②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⑤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⑥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⑦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⑧A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⑨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
⑩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淡人家。
⑪有一天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⑫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⑬“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⑭“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⑮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B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⑯“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⑰“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⑱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改动)
22.围绕放鸭姑娘,小说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湖上鸭子的密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地人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B.第⑧段中“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一句隐含老壮伤疤被戳痛时内心极为痛苦的心情。
C.第⑾段中“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一句突出老壮虽然游过乡,但是陋习不改,仍然非常爱占小便宜。
D.第⒅段写李老壮赞美放鸭姑娘,却不知道她原来是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别有一番趣味,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24.24.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文中A.B两个画线句都写了放鸭姑娘的“脸红”,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2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忽然,我想起来了,这个人是休伯特·勒罗。自从我上次见到他以来,他变多了!那还是七八年前,在斯特兰剧院,他刚被解聘,问我借了半克朗钱。他总是那么诱人,能借什么东西给他,似乎是件很荣幸的事。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他的魅力没使他在伦敦舞台上获得成功。他是个优秀的演员,平素稳重,但像许多与他同类的人一样,休伯特·勒罗(这当然不是他的真名)很快就漂泊他乡,从我,从每个人的记忆中消失了。(比尔博姆《送行》)
本文中的第⑨段与链接材料在记叙顺序和表现手法上分别有什么相同点?请说出两位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什么不同。
2016-08-3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7. 作文
请以“有种________在心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2016-1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5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字形
二、选择题
20.64标点符号
30.64一般词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64诗  词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五、综合性学习
60.4
六、诗歌鉴赏
7-90.4
七、文言文阅读
10-140.4
八、现代文阅读
15-180.65事物说明文
19-210.4议论文
22-260.4小说
九、作文
270.4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