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16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轻怕重(     )
xùn_______       狭ài ____                  怂 yǒng_____               怪dàn____不经
2024-02-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不足道、 以为无出路的人, 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解释词语
见异思迁: _____________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 他以医疗为职业, 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2)造句   精益求精:
2024-02-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角是个奇妙无穷的东西,视角不同,所见就会大相径庭,心态也会迥然不同。
B.跨年夜,大街小巷到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C.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甲辰龙年春晚正式发布官方主标识和吉祥物形象“龙辰辰”,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D.市场上的青少年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正确选择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一大难题。
2024-02-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一一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2024-02-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平时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还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C.“双减”政策的实施并颁布,切实解决了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D.开展讲述身边榜样人物故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启发与提高。
2024-02-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父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自己父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尊大人,祝您康健顺意!
B.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如“高尚”“坚强”“纯粹”等是褒义词,“麻木不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是贬义词。
C.袁珂的《女娲造人》是一篇新编神话故事,是作者根据我国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文章充满丰富的想象。
D.左迁即降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即王昌龄被降职,贬为龙标尉。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2024-02-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7.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①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②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③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叶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④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
⑤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④⑤D.④③②①⑤
2024-02-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8.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3)_____________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以诗为友吧! 诗中有景,去领略“峨眉山月半轮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美,“②___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明丽:诗中有声,去聆听“终古高云簇此城, ③___________________”的寂寥;诗中有情,去品味“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悠远与思念:诗中有志,去感受“夜阑卧听风吹雨,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志;诗中有理,去体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希望与达观!
2024-02-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9.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下山》,回答后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当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识卡片

《汉书·苏武转》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为书信的代称。

2024-02-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0.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题目。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①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②而鸟死。路人不遑③惜其金,惟恨④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⑤买凤之金直十倍矣。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酬:付出。②宿:一夜。③遑:忧虑。④恨:遗憾。⑤过:超过。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家无井而出溉积累法: 识记课内文言字词。汲: ①_________
查阅字典法: A给予。B结交, 亲附。
C赞许。D和, 跟, 同。E句末语气词。
与: ②_______
(填字母)
于楚王课内迁移法: 闻之于宋君闻: ③________
过买风之金十倍矣语境推断法: 通假字直: ④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国人传之
A.宋丁氏B.宋君令人问于丁氏
C.而两狼并驱如故D.久,目似瞑,意暇甚

(3)请用“/”给第①题句子断句(限画两处) ,并翻译第②题句子。   
①我 闻 有 凤 凰 久 矣 今 真 见 之 汝 卖 之 乎?
②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 甲文中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中的“得”字改为“①_______”字,传闻者也不会搞出笑话了。
小文:是啊,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人孤陋寡闻,过路人也不会错把山鸡当成凤凰,闹出了笑话。
小语:两篇文章都写到国君。我觉得甲文中宋君对于谣言是将信将疑,表现在他“②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引用原文) ,而乙文中楚王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所以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文:是的,宋君和楚王对待传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④______________
(5)作家严文井说:   “寓言是小玩艺儿,也是大玩艺儿。”请你结合两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2-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郑振铎的《猫》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要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卖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12.按要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 张妈! 你为什么不小心? !   (句尾“? ”和“! ”连用, 有什么表达效果? )
(2)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你觉得这句话朗读的重音应该在哪里?为什么?)“__________”词应该重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养猫经历为暗线,“我”的感情变化为明线,双线交织贯穿全文。
B.妻子对猫的讨厌与对鸟的关照形成对比,为后文断定猫吃鸟埋下伏笔。
C.第⑧段重复“一定是猫”,强化肯定语气,是之后“我”惩戒花白猫的理由。
D.本文语言朴素且句式简单,娓娓道来,使感情抒发更为真挚诚恳。
14.花白猫晒太阳时,不幸遭到了“我”的恶棒相加。发挥你的想象,假如小猫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请你以第一人称,写下小猫的辩诉。
咪呜,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鞋匠

端木蕻良

①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儿坐在马扎儿上,在为过往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

②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汽车的外带和内胎……

③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

④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

⑤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榨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

⑥因为是小货仓,两扇玻璃窗子几乎终年都不打开,所以这几盆花都伸长脖子,够着,够着地争取阳光。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

⑦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叫他一声老师傅罢了。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地来人,坐在小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⑧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人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

⑨人们把刚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

⑩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⑪这个老头儿,曾经托人写了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因为人都要走路的,穿着鞋的脚才能走得远些快些。老头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可以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 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

⑫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儿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15.文中的老鞋匠把修鞋地点选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请写出这样选址的原因。   
16.侧面描写,指在文学创作中,间接地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常见的方法有:以景衬之(对相关的环境进行描绘,渲染氛围,烘托人物),以人衬之(与其他人物对比衬托; 或从他人的反应,借他人之口写人、评人) 等。
老鞋匠不发一言却令人印象深刻,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补全表格。   
侧面描写例句人物形象
_____他的背后, 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 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 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_______________



他人评价______________表现老鞋匠修鞋手艺好,干活速度快,为顾客着想的形象特点。

17.标点符号会“说话”,选文高频使用省略号,请品析划线句子中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1)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
(2)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地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18.编辑正在选编与七年级(上) 教材第四单元配套的课外读本,你认为《老鞋匠》能否入选? 请参考教材相对应的“单元导语”,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语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2024-02-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9. 阅读如涓涓细流,丰盈着我们的心灵。读完《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你又有哪些收获呢?请补充阅读记录单,分享你的阅读成果。
专题探究读书方法内容呈现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精读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①,是徐伯荪的学生。(《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人物是:①____________
关注情节精读、跳读结合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朝花夕拾》)“我发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 ②___________
关注评价跳读有同学这样评价《西游记》中的八戒:八戒呆呆傻傻的, 愚蠢可笑。请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反驳该评价。③_________________
精读、跳读结合《西游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孙悟空。但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英雄,却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软肋——怕紧箍咒。人认为紧箍咒是孙悟空的一把枷锁,也有人认为紧箍咒是对孙悟空成长的鞭策。请结合原著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 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
2024-02-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题目: 那次回怼

回怼(duì),是指在交流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论或行为进行反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或情绪。我们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这样的场面。它可能是在你和亲朋好友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你和陌生人之间,还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之间,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怒怼父亲的朋友。回怼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干脆利落的还击,有委婉含蓄地讥刺,也有网络圈里的口水战等等不一而足。 请以那次回怼为题目, 联系自己的生活, 写写回怼的经历与见闻,反思与教训等等。


具体要求如下:①文体不限,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②书写认真,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表达真情实感;⑤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024-02-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94字音  字形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85成语和熟语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选择题
30.94成语和熟语
40.65标点符号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70.94衔接与排序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诗歌鉴赏
90.15诗歌鉴赏  王湾(693-751)
六、文言文阅读
100.65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1-140.65郑振铎(1898-1948)  小说
15-180.15小说
八、名著阅读
190.85吴承恩(1507-1582)  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西游记》
九、作文
20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