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8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老舍笔下,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     )蓄的绿色都奉献给温情的济南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é     )别的情景,收获好好儿活勇气;冬天,小鲁迅在人     )罕至的百草园里捕鸟,其乐无穷;面对荒山戈壁,牧羊人种树不止,有着     的坚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一个人是否能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给文段中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字形或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zhù”应写为“贮”B.“jué”应写为“诀”
C.“jì”应写为“际”D.“倔”应读为“jué”
2.文段①②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最合适的是(     
A.①分号   ②省略号B.①分号   ②句号
C.①逗号   ②省略号D.①逗号   ②句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花团锦簇”在文段中是比喻的说法,指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的那些美景、美事和美情。
B.从语境来看,文段中的“倔强”是褒义词。
C.文段中画线词语“轻轻”“勇气”和“奉献”的词性完全不相同。
D.文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
2024-0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      )的共产党员。c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d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4.下面句子是从文段中抽出来的,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a处B.b处C.c处D.d处
5.将下列词语或成语依次填入文段的①②③④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①拈轻怕重   ②一马当先   ③麻木不仁   ④单纯
B.①拈轻怕重   ②一事当前   ③麻木不仁   ④纯粹
C.①推卸责任   ②一事当前   ③无动于衷   ④单纯
D.①推卸责任   ②一马当先   ③无动于衷   ④纯粹
2024-02-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十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少年儿童是阅读的一大群体,如何引导儿童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学校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
(一)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长较往年有所增加,且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202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为84.2%,较2021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比2021年增加了0.21本。

(摘编自《央广网》


材料二

2021年中小学生每周自主阅读时长占比情况表

2021年中小学生购书类别占比表

(以上图片来源于2023年4月人民网《中国儿童阅读发展研究报告》)

6.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二)通过调查发现,在阅读中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①读书速度慢,读书总需要别人提醒;②没有读书方法,家里没有读书氛围;③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自己爱看的书家长不让买;④总是以没有时间为理由不读书或很难读完整本的书……
请你针对上述某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7.你选择问题______,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三)对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人们历来各有看法,下边是较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你认同哪种,理由是什么。
观点A:读经典的书,就开阔了精神的视野。
观点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观点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8.我认同观点______。理由:___________
2024-03-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9. 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
书目:《朝花夕拾》   《西游记》   《安徒生童话》   《汤姆索亚历险记》
好书推荐卡
作品、作者、国别《______》作者______国别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或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①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家长陪读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②陪读主要有生活陪读、监督陪读、攀比陪读和盲从陪读等。生活陪读,就是家长从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监督陪读,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自觉性不大放心,于是日夜监督,把孩子囚禁在自己的视野之中。攀比陪读,就是觉得人家陪读,孩子上了好大学,我也应该陪。盲从陪读,就是家长在陪读的大好形势的感召下,无目的地汇入陪读行列,以求心安。

【材料二】

①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②甲同学: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③乙同学: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如果家长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也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

④丙同学:陪读应该讲究方法,我觉得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上,而不仅仅放在上。要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看电视、电脑。

【材料三】

专家认为,鉴于陪读中的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做好陪读引导工作,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把陪读引导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平时,学校可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交心,指导家长们变生活陪读学习陪读,变监督陪读信念陪读,变攀比陪读责任陪读,变盲目陪读协调陪读

(内容来自互联网和《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陪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陪读只有生活陪读、监督陪读、攀比陪读和盲从陪读四种类型。
C.专家认为学校有责任做好陪读家长的引导工作。
D.综合以上材料可知,对于陪读,既不能一味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应理性看待并合理引导。
11.材料三中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A.呈现对陪读的观点。B.解释陪读的现象。
C.说明陪读的方法。D.倡导陪读的风气。
12.下面是李女士的陪读感受,你认为她属于哪种陪读类型?请结合材料三说说她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