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3-2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直接型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多少事,_______________
(3)把酒问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 理解型默写。
(1)《定风波》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经历风雨之后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以饱蘸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之笔抒写深沉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化用杜甫“斫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词中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回答问题。
3.词的上阕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4.“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回答问题。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将古今悲慨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6.上片中,词人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024-03-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回答问题。
7.描述“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所展现的画面。
8.在这首词中,词人抒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2024-03-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回答问题。
9.简要赏析上阕“北风吹断马嘶声”中加点的“断”字的妙处。
10.从画面的角度,赏析词中的“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024-03-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统编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渔家傲•秋思》的上阕开篇“异”字起笔,统领全景:先用大雁的“无留意”,表现①______ ,再用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②________,暗示③_________
12.这两首诗都借秋景来抒发愁绪,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 “乡愁”的不同。
2022-05-08更新 | 6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汉平原君朱建,史称其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建,建不肯见,其气节可谓卓卓者矣。及居母丧,贫不能备服具,辟阳侯奉百金裞,受之不辞。建既受金,故遇辟阳侯之难,不得不求为之脱。闻文帝追案,不得不自刎。呜呼!以百金之故,丧名失节。士君子取与之间,何如哉?

(节选自《朱建论》,有删改)


【注】①平原君:西汉人,汉高祖刘邦时赐朱建为平原君。②取容:取悦,讨人欢心。③知:结交。④卓卓:崇高。⑤裞(shuì):旧时赠给死者的衣被。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我与
(2)是亦不可以
(3)辟阳侯知建
(4)何如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以百金之故,丧名失节。
15.乙文中的朱建未能最终保有气节的原因是“①________”。由此启示我们:当人生面临抉择时,我们要始终坚守孟子的观点“②________”。(均用甲文中的原句回答)
2022-08-23更新 | 8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细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②诸暨:今浙江境内。③挞:用鞭棍等打人。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书以观                 听妇前词(《石壕吏》)
B.录毕,送之                 双兔傍地(《木兰诗》)
C.执映长明灯读之          而临之(《马说》)
D.父怒,挞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7.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18.甲、乙两选段最能体现宋濂、王冕好学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9.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从两选段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
2022-10-10更新 | 10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

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施伯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

(节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即管仲。④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
2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请管仲于鲁             使:派
B.寡君亲以为戮             欲:欲望
C.欲速                 至:到
D.其所唱适宜             走:奔跑
2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
22.选文中管仲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6-27更新 | 8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2
诗歌鉴赏
5
文言文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诗歌鉴赏
3-40.65诗歌鉴赏
5-60.65诗歌鉴赏
7-80.65诗歌鉴赏
9-100.65诗歌鉴赏
11-120.65词  曲
三、文言文阅读
13-150.65孟子(前372-前289)  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16-190.65宋濂(1310-1381)  人物传记类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20-220.65历史事件类课外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