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4-03-27 7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一、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得也(       )
(2)蹴尔而与之(      )
(3)呼尔而与之(     )
(4)得志,与民由之(     )
(5)富贵不能(     )
2017-11-2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语文版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 《孟子》二则语文同步练习

二、翻译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录毕,送之,不敢逾约。(     )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3)又无硕师名人与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4)其欣悦,则又请焉。(     )
2018-09-04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唐雎不使命(       )          以大(       )             广于君(       )
以头地耳(      )               休祲降于天(      )            天下缟素(         )
秦王色(      )                  长跪而(      )            大王加惠(      )
秦王怫然(      )               以有先生也( )            安陵君许寡人(       )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4. 《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7更新 | 920次组卷 | 2卷引用:练习13 名句名篇默写-2020-2021学年【补习教材·寒假作业】九年级语文(部编版)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的天子之怒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6. 《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渔家傲·秋思》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8.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有志于亲上前线保卫边疆、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024-03-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7更新 | 1308次组卷 | 4卷引用:【万唯原创】古诗文默写·课后特训(6)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0. 《满江红》
词中的“              ”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词句。
2023-12-05更新 | 57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诗文默写-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

五、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11.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王冕)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jiào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着。翟买办抢上几步,忙去敲门。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着拐zhàng,出来说道:“不在家了。从清早里牵牛出去饮水,尚未回来。”……王冕并不曾远行,即时走了来家。秦老过来抱怨他道:“你方才也太执意了。他是一县之主,你怎的这样慢他?”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jiào子(      )   拐zhàng(      )   (      )
(2)秦老因为什么事而抱怨王冕?由此看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3)王冕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在《儒林外史》中作者把他作为开场人物来塑造,有什么用意?
2024-04-0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2.依据以下“刺”字意义演变图,为“刺者,达也”中的“刺”选出一项正确的解释(     )

13.小编准备将选摘的三则名言依次填入以下语段空白处,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     

栏目导语: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学传统里的讽刺,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           。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揭露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然而,           。阅读本栏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讽刺笔法,深入体会讽刺文学作品的魅力。


①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刘勰)
②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鲁迅)
③一种高尚的精神和道德情操无法在一个罪恶和愚蠢世界里实现它的自觉的理想,于是带着一腔火热的愤怒或是微妙的巧智和冷酷辛辣的语调去反对当前的事物。(黑格尔)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

【栏目投稿】
阅读锦囊: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阅读时要关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体会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观点
栏目投稿
14.请参考阅读锦囊及下边这组论文标题,从以下备选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阅读体验拟写论文标题简要论述,探究该作品的讽刺艺术,向本栏目投稿。
备选名著:A《儒林外史》   提示:周进、范进、马二先生、匡超人……
B《聊斋志异》   提示:叶生、王子安……
□《变色龙》:没有对比,就没有讽刺艺术
□宏大叙事语境下的夸张手法——浅谈《吝啬鬼》中的讽刺艺术
□在嬉笑中显示批判的力量——论萨克雷作品的讽刺艺术
□从《围城》众生相看讽刺艺术
2024-03-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乙】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丙】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注释】①寒銎(qióng):秋天的蟋蟀。②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1)解释【甲】诗中加着重号的“霹雳”一词在这里喻指的内容。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丙】诗颈联所写的美景。
(3)【甲】【乙】两词都有一个“惊”字,分别赏析“惊”字的表达效果。
2024-04-0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初级中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你久久不能相忘;总有一些鲜活的记忆,值得你品味珍藏;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期许,让你魂牵梦绕;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美景,让你心驰神往;总有一些失意,让你迷茫困惑;总有一些成功,让你欣喜若狂……那些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重新憧憬新的梦想。


请以“那些   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
2022-12-08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AB卷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1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苏武牧羊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有删减)


【注释】①受辞:听取供词。②惠:人名,指常惠。③煴火:微火。④幽:囚禁。⑤羝:公羊。⑥羝乳乃得归: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归汉朝。⑦廪食:配给的粮食。
(1)(易错题)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本义是“拉弓”,引申为“牵引”“延长”“举,拿”等,在此处取“牵引”之意。
B.“单于愈益欲降之”中的“益”与“精益求精”中的“益”意思相同。
C.“徙”有“迁移”“调动”“流放”等义项,“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中的“徙”应为“调动”之意。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食”和“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食”意思相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B.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C.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D.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4)结合所选文段分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点。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1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非不事多也,积少以至多,则虽多而不杂,可无遗忘之患。此其道如长日之加益,而人颇不觉也。是故由少而多,而精在其中矣。一言以蔽之曰:无间断。间断之害,甚于不学。有人于此,自其幼时嬉戏无度,及长,始知向学,深嗜笃好,人虽休吾弗休,人将卧吾弗卧,不数年便可成就。苏明允年二十七才大发愤,谢其往来少年,闭户读书,卒为大儒,此可证。若悠悠忽忽,一曝十寒,人生几何,凡所谓百年者皆妄也。必也甫离成童,即排岁月次第,以中下之资自居,每日限读书若干。一岁之中,除去庆唁祭扫交接游宴之事,大率以二百七十日为断。此二百七十日中,须严立课程,守其道而无变,十年之间经书可毕。且如此绳绳不已,则资之钝者亦敏。而书可渐增。再加十年,子史古文俱渐次可毕矣。

(选自《寒灯絮语》,有删改)


【注】①苏明允:苏洵,北宋文学家。②证:验证。③甫:始,才。④成童:十五岁以上为“成童”。⑤绳绳(mǐn mǐn):绵绵不绝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长,始知向学
为大儒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则虽多而不杂,可无遗忘之患。
②间断之害,甚于不学。
(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理方式?阐述了什么道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表达
1
翻译
1
填空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7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表达
10.85文言实词
二、翻译
20.85文言实词
三、填空题
30.65文言实词
四、名句名篇默写
4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9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10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五、基础知识综合
110.65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六、综合性学习
12-140.65文言实词  名著导读  衔接与排序
七、诗歌鉴赏
150.65诗歌鉴赏
八、作文
160.65半命题作文
九、文言文阅读
17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180.65议论说理类  读书学习类课外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