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1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密/   /   隔/不容发
B.教/   /钥   /简明
C.桂/   守/   言/三其口
D.悠/   车/红   /自吹自
2024-04-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妖娆   栽赃   弛名中外   心无旁骛
B.嘶哑   赦免   富丽堂皇   不胜枚举
C.娉婷   决窍   不可名状   韬光养晦
D.呢喃   贸然   矫揉造作   言不及意
2024-04-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思想意脉,“醇”中之乐,像一根彩线连缀起各幅画面。

(5)2020年,我们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胜信念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的悲痛惆怅之情。

2024-04-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4. 《水浒传》名著阅读。


(1)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情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杨志在生辰纲被晁盖、吴用劫走后,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上街卖祖传宝刀,遇见泼皮牛二纠缠不休,失手把牛二杀死。
B.林冲绰号“豹子头”,他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终被逼上梁山。
C.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D.梁山好汉吴用,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派时迁盗甲、智取文安县等。
(2)《水浒传》中鲁智深一生行事的准则是“救人须救彻”,请从原著中概括一件表现他这一准则的事件。
2024-04-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尽管我国境内疫情的本土传播已经基本完全被阻断,但散发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境内疫情仍存在死灰复燃的风险。特别是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加剧蔓延的势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

②国内外都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在疫苗研发出来并彻底战胜疫情前,                 。也就是说,我国的疫情防将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加快复生产生活秩序,就必须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1)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选出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将“尽管”改为“虽然”B.删除“完全”或“基本”
C.删除“完全”D.删除“被”

(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
B.可能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
C.可能不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
D.不排除新冠肺炎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
2024-04-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国网2月5日讯   2月4日恰逢立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也进入了两周年倒计时。筹办工作千头万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给北京打满分,但满分背后,绝非坦途。正如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样,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全国各地的冬奥小记者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写下自己作为一名小小冬奥人的决心,也送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他们的每一幅加油标牌和每一张灿烂笑脸,都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冬奥故事!加油小记者们!加油2022!加油中国!这些送上祝福的冬奥小记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北京冬奥小记者,上海东奥小记者,江苏冬奥小记者,四川冬奥小记者,广东冬奥小记者,黑龙江冬奥小记者

某班同学阅读了上则新闻,围绕新闻展开了对话。

闪闪同学:(兴奋)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进入两周年倒计时。

文昌同学:(会心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明同学:(感叹)你们说的这两句话既简明又很好地概括了这则新闻的内容呀!


(2)文昌同学一时没看明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图形,便向王明同学请教。请你以王明同学的身份,向文昌同学介绍该标志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介绍时要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得体。)

2024-04-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寒夜雁阵

王吴军

①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中牟县谢庄镇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

②每当放学后或假期,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就是教育。是的,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教我挤羊奶、锄草、耕耘土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撒肥料等。父亲教我的耩麦子、种玉米、栽红薯、种芝麻这些本事,还有在关键时刻应付母牛的生产,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

③其实,父亲不是只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认真的告诉我回到我们家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⑤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寒意凛冽,四周的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冷的夜风在“呼呼”地吹拂着。

⑥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⑦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吗去?”

⑧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

⑨“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

⑩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

外面真冷啊!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

⑫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⑬“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⑭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战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⑮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在头顶,它们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

⑯“总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

⑰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

⑱雁阵很快就飞过去了。

⑲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⑳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

㉑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冷也是值得的。”

㉒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做这样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说起来也同样很是遗憾,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摘自《视野》2019年第24期)

7.选出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讲述了少年时父亲不仅教我劳动,还让我学会了观察,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B.本文重点描写了在十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父亲让我们起床到院子里观看雁阵,起初的漫不经心到后来的忘记寒冷,被冻得麻木了,父亲是想锻炼我和哥哥的意志。
C.加点词语“怔怔地”是因为我从没见过雁阵的数量如此众多、队列如此整齐,被震惊了,被月夜雁阵飞过的美妙惊呆了。
D.寒夜观看雁阵,可以看出父亲关爱子女、关心子女成长,教育方式独特并且热爱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8.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②③段写父亲“教我的知识如今也没有什么用了”“和教我认识各种花草飞鸟”,这两段看似赘文,实际上是为下文写父亲寒夜带我们看月下雁阵做铺垫,更突出寒夜看雁阵对我的影响之深,从而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B.用“寒夜雁阵”做标题,不仅新颖,而且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童年无限怀念的情感。
C.文中画线句子是环境描写,描写了当时天气的寒冷,渲染出作者被父亲从被窝里拉出来看雁阵的痛苦凄凉。
D.“最重要的是,父亲使我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这个句子单独成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9.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他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

10.文章结尾作者两次写到“遗憾”包含了哪些情感?
2024-04-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着: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③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⑤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⑦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⑧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⑨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作者对于读书方面的观点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例举现实生活中关于读书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表明写作本文有极强的针对性。
B.选文第⑤段紧扣第④段,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强调了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际运用,更要用得灵活。
C.综观全文,选文的主体部分是四则引文,以及作者结合引文进行的多角度阐释,所以,这四个部分可以颠倒顺序。
D.作为论述类文本,选文最大的特色是大量使用了举例论证。所选四个例子精要贴切,角度各不相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不要秘诀的秘诀”,前一个“秘诀”指的是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后一个“秘诀”指的是不下苦功就会读书、作文的方法。
B.选文在第⑥⑦段阐明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限于自身的知识和阅历,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死抠住不放,恰好是科学的读书方法。
C.作者在最后一段明确地告诉人们:读书其实是没有秘诀的,关键在于要放弃贪图省力、不下苦功的念头,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读书。
D.“我觉得……”“我想……”“我们观在读书……”,选文中大量出现这样的语句,使得整篇文章语言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特别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2024-04-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涛饥洊,民强丰饿死。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实录。

【注】①鼓吹:指管乐。②四阅月:经历四个月。③洊(jan)饥:一再发生饥荒④强半对半。⑤:侵抗。⑥算(yu):抬。⑦抽丰:亦作“秋风”,即分肥,依托官府,为吏索取馈赠,赚人财物。俗称“打秋风”、“撞大岁”。⑧以民词愤送:经常以包搅民间诉讼所得的贿,馈送给太守。
1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                  非分明
B.焉:湖中得更有此人        置土石
C.强:余饮三大白而别        然后能自
D.一:上下                      西湖歌舞时休
15.下列选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B.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C.王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D.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
16.下面分析正确恰当的一项是(     
A.语段(一)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语段(二)中写“轻薄子”将前人诗句改为“还把杭州送汴州”等,反映了百姓对太守刘梦谦的不满和讽刺。
B.语段(一)“一痕”“一点”“一芥”写出视线之由远及近,景物之由大到小;语段(二)中“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意思是“我在西湖,只见城里抬出的冻死的尸体,一个接一个抬过路,接连不断。
C.语段(一)“痴”字与开头“独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语段(二)中“凡四月方罢”的“凡”与《河中石兽》中“凡河中失石”的“凡”意思一样。
D.语段(一)“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意为断绝、消失,是从听觉角度写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语段(二)“起于花朝,尽于端午”中的“尽”字应理解为“终止”。
17.语段(一)与语段(二)第一段都描写了西湖景象。语段(一)主要运用______的手法,用简单朴素的线条,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__________的冰雪世界;语段(二)第一段则主要运用_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西湖香市_________的场景,对于下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3-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球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背景及写作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和对天上仙宫的向往。
C.月光移动,夜已深,但诗人月下无眠,暗示了词人的忧伤以及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起笔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把酒问月,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
2024-04-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要求:(1)请以“重拾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记叙性或议论性的文章。(2)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

2024-04-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多音字  易误读常见字
20.8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0.15名著导读
四、基础知识综合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衔接与排序
五、综合性学习
60.65情景对话  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图文转换
六、现代文阅读
7-100.15小说
11-130.65议论文
七、文言文阅读
14-170.65张岱(1597-1679)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8-190.15诗歌鉴赏
九、作文
20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