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4-04-04 2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学校开展以“探究家乡文化感悟大千世界”为主题的语文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这是一座从历史中沉淀的城市,绵长古韵赋予她深邃思想和博大胸襟。这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城市,大自然的     )赠使她成为文人墨客hàn     )墨流转之地。

        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花果山便是连云港文化的神来之笔,玄秘与美妙如一泓涌泉,流进吴承恩的心田和笔尖,化作一个个(A)天马行空的故事。多部古典文学名著与这块土地有着(B)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有徐福东渡,探索东亚文明,近有沈云沛(C)筚路蓝缕,架设丝路桥梁。2019年,连云港再一次站在了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前沿部署,覆盖中亚,通达欧洲,连云港成为中国重要交通枢niǔ     

        。人,择城而居,因城而安,连云港融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于一体,气候宜人。205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漫长,21个近岸岛屿(D)鳞次栉比。这里的人们正以敢为人先的决心,勇搏激流。一带一路征途中,连云港将更加笃定自信。

1.(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hàn___   枢niǔ___
(2)语段中加点成语,你认为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马行空   B.千丝万缕   C.筚路蓝缕   D.鳞次栉比
(3)下列有关语段内容的表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有徐福东渡,探索东亚文明,近有沈云沛筚路蓝缕,架设丝路桥梁。”这句是并列复句。
B.“深邃思想”“神来之笔”“天马行空”“交通枢纽”这四个短语类型全部相同。
C.“一带一路:征途中,连云港将更加笃定自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连云港笃定自信。
D.“这是一座从历史中沉淀的城市,绵长古韵赋与深邃思想和博大胸襟。”这句话搭配得当。
(4)结合语段内容,第二、三、四段的段首句选用最合适的一项是(     )
①何方得寄百年身,此地堪称幸福城
②海古神幽孕神话,当年余书香至久
③海上丝绸路早开,东方大港逐梦来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请你就文段中划线句“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参照示例,从下面的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
备选汉字:人         
示例一   示例二     小诗创作

站着是1

倒下也是一

夜中的雨

丝丝的

织就了诗人的思绪



4.最近,全国各地的文旅局长玩起了“花式内卷”,纷纷利用短视频出镜,为家乡代言,成功吸引了大批“流量”。连云港的文旅局长想推荐港城的“花果山”“苏马湾”,请你结合这两处景点的特点,设计一段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洁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4-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填写诗文名句。

诗以言志,词以抒情,意深情长。屈原《离骚》中①“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立志要百折不挠地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②_____________”表现将士们彻夜难眠,因思乡念亲、壮志难酬而愁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③_____________”中写友人远去,诗人仍伫立远望,语言平淡却蕴含着依依不舍之情;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将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李贺在国家有难之际,慷慨以赴,高歌“报君黄金台上意,⑥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⑦_____________”写出了词人面对风雨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表达出旷达超逸的胸怀: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⑧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令人动容。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不同的理想抱负,体验多样的人生情怀。

2024-04-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小华想拍摄关于韩愈的微视频,参加校园文化节微电影比赛,邀请你协助完成拍摄与制作。
【拍摄素材】

课内:《晚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课外:《感春》《新唐书·韩愈传》

【研读诗文】
【甲】

感春

韩愈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注解】①诗人写此诗时,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任闲职)。②辛夷花房: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瓣的总称。③环回:盘桓,徘徊。
【乙】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注释】①田弘正:成德节度使。御下不严,生活奢侈,将士不满。长庆元年七月,成德兵马使王廷凑集兵作乱,杀了田弘正。②迓:迎接。③甲士陈廷:士兵手执兵器排列在厅堂上。④刻:刻薄。⑤变:叛变。
6.为更好地理解文意,把握韩愈形象,请帮忙完成字词释义。
选文词汇方法解释
麾使去课内迁移:虽乘奔御风,不以也。案标(1)
士前查找字典:①鸟展开翅膀。②举起,扬起。③猛然用力。④愤激。(2)
众皆语境推断: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3)
中外联系成语:人听闻(4)

【分镜头指导】镜头一:画面背景
7.视频以甲诗颔联的画面为背景,请你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镜头二:台词朗读
8.(1)用“/”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2)从重音语气等角度对乙文划横线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简述理由。
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镜头三:人物情感解读
9.甲诗托物寓意,寄托了诗人个人的情怀,结尾更具有弦外之音。请你结合诗歌,帮助主演小芒解读“别有意”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字幕甄选】
10.小夏要选择A和B中的一项作为微视频结尾字幕,体现韩愈的形象。请结合诗文材料,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A.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B.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2024-04-0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拍完微视频之后,小夏阅读了朱自清《经典常谈》之《文第十三》中的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题目。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时,他作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又曾请教过梁肃、独孤及。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他可不愿作章句师,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实在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所谓“传道”,便是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所谓“解惑”,便是排斥佛、老。他是以继承孟子自命的;他排佛、老,正和孔子的距杨、墨一样。当时佛、老的势力极大,他敢公然排斥,而且因此触犯了皇帝。这自然足以惊动一世。他并没有传了什么新的道,却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的重要的贡献,还在他所提倡的“古文”上。

他说他作文取法《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以及《庄子》《楚辞》《史记》、扬雄、司马相如等。《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他都排进“文”里去。这是一个大改革、大解放。他这样建立起文统来。但他并不死板的复古,而以变古为复古。他说:“惟古于辞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又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他是在创造新语。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但他有他的标准,那就是“气”。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气”就是自然的语气,也就是自然的音节。他还不能跳出那定体“雅言”的圈子而采用当时的白话;但有意的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文里去,他是第一个人。在这一点上,所谓“古文”也是不“古”的;不过他提出“语气流畅”(气盛)这个标准,却给后进指点了一条明路。他的弟子本就不少,再加上私淑的,都往这条路上走,文体于是乎大变。这实在是新体的“古文”,宋代又称为“散文”——算成立在他的手里。

11.根据文段,说说韩愈为提倡古文做了哪些贡献。
12.韩愈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老师的指引非常重要。请你结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韩愈和藤野先生分别是如何为师的。
2024-04-0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