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贵州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7 1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红(yīn)       (yíng)       (lí)       为人知(xiǎn)
B.然(hān)       (gēng)   障(pín)       皆知(rǔ)
C.对(jiào)       育(bǔ)       流(zhuó)       而不舍(qiè)
D.瘩(gē)       (jiáo)       (yè)       痛绝(è)
2024-04-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谣言       选娉       至死不懈       鞠躬尽悴
B.草率       明朗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C.狂澜       慷概       迥乎不同       目不窥圆
D.典藉       赫然       沥尽心血       家瑜户晓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的学生往往能在中考中获得高分。
B.很多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行为是不可捉摸的。
C.黄果树瀑布凭借其一泄万丈、飞流直下的水势,成为世界著名瀑布之一。
D.老师批评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024-04-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B.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C.这件事体现了鲁迅先生严谨认真、尊重事实。
D.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2024-04-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3.《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名词     ②助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⑤代词     ⑥代词
B.①名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代词     ⑥名词
C.①代词     ②助词     ③介词       ④动词        ⑤助词     ⑥名词
D.①代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助词     ⑥名词
6. 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D.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以一首《老马》成名,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2024-04-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诗文默写填空。
(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里馆》中表明“人不知”,却有明月作伴,并不感到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2024-04-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我知道你这小子吃硬不吃软,跟你说好的算白饶!”她的嗓门又高起去,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着特别的清亮,使祥子特别的难堪。“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吐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1)这段话选自老舍的《______》,这段话是______对祥子说的。
(2)选段中运用了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该人物____________的性格。
2024-04-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0.“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2)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
(3)见往事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14.从吕蒙“就学”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024-04-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老山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⑭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⑮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⑯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⑰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⑱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取,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⑲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⑳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㉑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㉒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15.文章结尾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请结合选文说说“难”在哪里?
16.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碗就吃。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着勇气前进。
17.第段中,作者前面说“除此之外,就是寂静”,后面又描述了各种声响,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18.红军克服了翻山的种种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2024-04-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慈母在天堂》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仲春时节,山花烂漫,母亲家务之余,便去篱边屋后采些好看的野百合回来,插在花瓶里。虽是陋室寒舍,却弥漫一季馥郁的芳香。

②“苦中作乐也是一门本事”,这般心法,我得了母亲的嫡传,够我一生受用无穷。

③我的启蒙教育完全得益于母亲,那些节奏欢快的儿歌和那些惩恶扬善的故事,都是我汲取的最早的文学养分。我总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似肥皂泡一串一串的,母亲只要手上忙得过来,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出答案,从不将我一巴掌打开。“妈妈,为什么坏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阴险毒辣的手段都想得出来,用得出来,好人善人一时斗不过他们。”

⑤“他们为什么硬要害人?”

⑥“没有道理可讲,他们是豺狼,天性喜欢杀生。”

⑦“那好人是什么?”

⑧“他们是羊,生来就是被剪毛、挤奶、剥皮、吃肉和熬汤的命。”

⑨听了这话,我不禁浑身打了个冷战,待情绪稍稍平复了,然后再问:“妈妈,为什么十个好人加在一起都斗不过一个坏人?”

⑩“十只羊当然斗不过一头狼,他们太老实太和气太忠厚,不会弄奸耍狠。”

⑪“做羊没有做狼好玩,真是太没意思了,老是被欺负,连命都保不住。”

⑫听我这样一讲,母亲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叹息道:“做狼做羊,一半是天性决定的,一半是环境造成的,也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看你只能做羊,连蟑螂和璧壁虎这样的小东西都怕。”

⑬“我不想做羊!”

⑭“你叫得响,有什么用?不吭声的狗才咬人咧。”

⑮我在七八岁时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母亲并没有随便糊弄过去,她的话句句落实,是要让我早些明白,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残忍和邪恶。在冷血寒骨的年代,母亲忧世伤生,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印象深刻。

⑯有道是“人看其小,马看蹄爪”,对于我的早期教育,母亲非常注重。她是善良的“驯羊”,这就无疑决定了,她绝不可能教会我做“恶狼”的种种本领。尽管她深知为羊的痛处和苦处多而又多,仍一门心思要将我引向正大光明的路径。倘若她发现我当面扯白撒谎,或在外面扑枣摸瓜,就会责罚我跪在搓衣板上,独自好生反省。有时我一跪就是一两个小时。

⑰“看看你这副样子,像棵歪脖子树,立不正,扶不直,岂不是枉费了为娘栽培你的一片苦心?你今天满肚子怨恨,不要紧,等将来我死了,你终究会有明白省悟的一天!只不过,那时候你想找娘讲一声‘对不起’,保证要如何如何重新做人,娘的影子都不在了,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⑱世间任何雄辩滔滔的语言,都绝不可能比慈母的半滴眼泪更有说服力。只要是性本善良的儿女,看见娘亲一夕伤神,泪落如雨,再怎么厚脸调皮,也会痛加自责,知错知悔。除非是冥顽不灵之辈,才会任由慈母心碎心灰。

⑲我十岁那年,母亲的身体更见羸弱,脸色愈显蜡黄,平日痰唾中挟带的血丝足以证明她已经积劳成疾。然而,她迟迟不肯就医,硬撑了半年之久,一场突发的大咯血后,才查出是肺结核晚期。母亲自知来日无多,便将后事向父亲和姐姐一一交待清楚了,仿佛只是要出一趟远门,神色从容自若。在病榻前,她用手帕擦去我腮边的余泪,轻抚我单薄的身子,目光骤然黯淡下来。

⑳“林儿,你还小,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妈妈,我怕……”“只要你心里总记挂着我,娘就不会死。”

㉑多年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母亲这句话中最深层的意思。每当我怀念她老人家至深至切的时候,其音容笑貌宛若生前。诚然,在我雕版似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永远不可毁损,不可磨灭;更何况我的每一滴血都源于母亲的血,我的每一滴泪都源于母亲的泪。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热情,给了我意志,她老人家毫无保留的慈爱始终贯穿于我的一呼一吸之间。

那是一个雨横风狂雷劈电闪的春夜,我家门前的两株大桃树竟然被连根拔起,累累的青桃撒满一地。平日被唤作“好汉”的那条人见人怕的看门狗,也经受不住这份天崩地裂的惊吓,兀自瑟缩在屋角呜呜地哀鸣。

㉓就是此夜,成了我今生最漫长最心痛的一夜!母亲的遗物至今仍深锁在红漆斑驳的老木箱中,那是一段不忍披阅的伤心史,我不敢揭视。其中有一本当年家庭开支的明细账,一针一线的前因后果,一鸡一蛋的来龙去脉,在里面都有十分确切的记载。从一字一词,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点,都可以见出母亲当年是何等殚思竭虑。异常窘困的日子,那本账簿乃是真实无欺的见证。不知“苦难”为何物的后人,你们将来若要提问,如何才叫“最低限度的生存”。怎样才算“艰难无比的挣扎”无须旁搜别取,它就能给出一个令人酸楚而又使人信服的标准答案。

㉔过早失去母爱,童年少年的荒凉时光和空虚岁月就如同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在成长的苦闷历程中,离开母亲的训导,许多次,我险些失足于歧途,陷身于泥淖。但我硬是站起来了,迅疾避开那些致命的诱惑,我想,这正是母亲所欢喜的。但愿宇宙深处真有一个祥和旖旎的天堂,慈母就住在那里。

㉕终有一天,我要穿越悠长黑暗的时空隧道,去追寻她人家的旧踪。我相信,而且坚信不疑,我与母亲,在生死契阔之后,必定还可以重逢。

㉖“愿死者有他(她)的天堂,愿生者有他(她)的寄托。”

19.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请分别概括?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生病后为什么不肯就医?
21.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2.阅读要善于联想。由本文你联想到读过的哪些描写母爱的诗文?并说说你对母爱的独特感受。
2024-04-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9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现代汉语实词  现代汉语虚词
6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80.4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四、诗歌鉴赏
9-100.4马致远(约1251-1321)  曲
五、文言文阅读
11-140.65读书学习类课内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5-180.4小说
19-220.15散文
七、作文
230.4成长与人生  道德与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