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4-07 1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有同学写下了一段随笔,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春寒料qiào,正是赏梅的好时机,奔赴城北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园怡情。太液池流水潺潺,波光荡漾,湖心的蓬莱仙岛风光旖旎,垂柳倒影湖中,华灯初上,如梦似幻。太液池旁边,一树树腊梅,有的花蕾晶莹,含苞待放,有的则已完全绽开,未等走到梅花树旁,已有阵阵香气袭来,沁人心脾。太液池湖面上,有从更远的北方迁徙来此过冬的麻鸭、绿头鸭,正在欢快地游觅食,追逐嬉戏,更有可爱的孩童,把自己的零食投喂给水鸟,看着它们争抢食物,稚嫩的笑声飘荡在公园的上空。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未等走到梅花树旁,已有阵阵香气袭来,人心脾。(     )
(2)太液池湖面上,有从更远的北方迁来此过冬的麻鸭、绿头鸭。(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春寒料 qiào(     )                 (2)游 yì(     )
2024-04-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班级开展了以“诗文中的科学知识”为主题的课堂讨论,请结合提示补全讨论内容。

小语:我记得《木兰诗》中运用视听结合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诗句“(1)_______,寒光照铁衣”,展现了声音可在空气中进行传播的物理现象。

小童:《诗经》中“蒹葭苍苍,(2)_______”(《蒹葭》)蕴藏着植物生长、水的物态变化等自然科学现象。

小南:《醉翁亭记》中的“(3)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则反映了分子的扩散运动。

小普:杜甫《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4)_________”体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

小敏:是啊,读诗书能够启人心智,我想起了弗朗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中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5)_______,数学使人周密,(6)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4. 林庚先生评价孙悟空身上具有“传奇性的英雄主义性格与特征”。请你从所给的回目中任选一章,结合章节内容,简要分析孙悟空的“英雄主义性格与特征”。
小知识《西游记》回目
英雄主义是指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的气概和行为。①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2024-04-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5. 小南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①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②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③民间艺术       “被看见”,       能“被热爱”。④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秦腔剧目与说唱、脱口秀等新潮表演同时上演,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观众。⑤这说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能让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句加点的“宝贝”是形容词,“延续”是动词。
B.第③句中的横线上可以填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
C.第⑤句中“传统的成为时尚的、古老的成为时代的”顿号应改为分号。
D.“宝贵财富、文化街区、新潮表演、现代生活”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全都一样。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你和小南打算一起制作一款书签,作为毕业礼物赠送给同学们,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你们选出了一些词语作为书签的内容,请你来制作第一个书签,任选一个词语,将其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前程似锦        未来可期     友谊长存        梦想起航

(2)小南向你请教如何才能写好字,下面是校报中刊登的硬笔书法书写规范。请你从中提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小南。要求:语言简洁,表达得体,不超过50字。
2024-04-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你和小南一起参加了劳动实践,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你和小南邀请了三五个好友一起在家烹饪,举办宴会。请运用至少一种修辞,为自己的拿手菜品写推荐语。
(2)为了歌颂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小南挥毫泼墨,创作了一首歌唱劳动的诗歌。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田野间,稻香四溢            工厂里,机器轰鸣               校园里,书声琅琅
农民伯伯,耕耘不辍          工人叔叔,挥汗如雨          莘莘学子,勤学不辍
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_______________            知识是力量,劳动是根基
劳动的果实,甜在心间   ________________          未来的栋梁,正茁壮成长
2024-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秦派非遗,通过直播、短视频屡屡“出圈”。截至2023 年5月,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57 万场,用户观看3185 万小时。

不只戏曲,民歌、曲艺等陕西非遗也纷纷在直播间获得“新票房”。通过直播进行特色文化展演,借由打赏扩宽创收渠道,已成各地非遗在现代“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认为,“Z世代”用直播打赏进行文化消费,地方戏曲、民乐从业者切实获得收入,小众非遗项目由此跨地域打开市场,获得经济“活水”,激发产业活性。

(摘自“西安新闻网”,2023-06-07)

【材料二】

自2006年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开始,陕西省大力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创新。目前陕西省共有91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整体上,陕西非遗呈现出项目多样、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特征。

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陕西非遗正在绽放时代魅力。同时,通过对陕西省内各市非遗数量、对陕西三大区域非遗占比统计可发现,            。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上,如何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陕西不胜枚举的非遗是时代赋予陕西的新机遇、新挑战。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在地域交流碰撞中织就独具陕西特色的文化纽带。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数量居于首位,分布区域广泛;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类非遗项目数量居于后位,分布区域相对狭窄。以传统技艺为代表的分布区域较广的非遗项目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陕西非遗的精髓;以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类为代表的分布区域较窄的非遗项目展现了各个城市非遗的独特魅力,共同彰显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生命力。

(摘自《陕西:数字守遗 匠心守艺》,“光明网”2023-06-21)

【材料三】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非遗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可以触达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群,深度嵌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调查结果看,各种传播渠道的影响力排序依次为非遗直播、短视频、电商平台、文博旅游、电视传播、新闻媒体传播、非遗活动。

2022 年,某网购平台非遗店铺数为32853 家,较2020 年增长9.5%;非遗交易额较2020 年增长11.6%。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达亿级,90后和00后正在成为非遗商品消费主力。

目前,“国潮热”持续升温成为趋势。非遗通过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现代时尚相结合,不断打造新的国潮品牌,不仅是非遗传承的需要,对提升国货品牌影响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依托大数据技术来处理非遗信息的采集、存储乃至传播、利用,可以更为迅速地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播,优化非遗传承渠道,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的有机对接和融合,从而为非遗传承提供更为便捷的机遇和手段。

研究发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以“非遗+”实现创新突破,将非遗要素和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创意、新模式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非遗产品。近几年,生产性保护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遗影响力来看,排在前列的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贵州省、陕西省。这些省市依托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拓展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方式;同时,支持成立和发展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企业,积极搭建平台,助力非遗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生产性保护;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推动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

(摘自《西安晚报》,2022-12-08)

8.阅读图表内容,将你得出的结论填写在【材料二】中的横线处。
9.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创新有哪些趋势?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10.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5月,多项秦派非遗项目通过直播、短视频屡屡“出圈”,秦派非遗项目由此打开市场,获得经济“活水”。
B.目前,各地非遗在现代“自发造血”的途径主要是非遗传承者们通过直播进行展演,借由打赏增加创收。
C.陕西非遗项目多样、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不仅分布区域广泛,而且数量众多,位居全国首位。
D.陕西省非遗影响力入围全国前十,可以看出我省在非遗传承、非遗相关产业发展、非遗融入人们生活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
2024-04-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绿色的诗行

朱顺清

①流过村边的河流醒来了,淙淙地,偶尔翻卷起朵朵浪花。

②水田里的烟岚,在晨曦中渐渐褪去。薄薄的水面,开始倒映天光云影和飞鸟的踪迹,也折射出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③土地被犁头深翻,松软、肥沃,充满着生机。平整好的稻田一畦一畦,一平如镜,可以看见细碎的泥土如沙子一般平静。父亲放开田中的水后,将轮子从软泥上轻轻拉过,仿佛给一页页的白纸画上了一行行的格子,夏风滑过浅浅的清水,水波粼粼,像一匹丝绸飘到了稻田里。

④父亲用簸箕挑着打捆好的秧苗,吱呀吱呀地行走在湿湿的田埂上,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放下来。父亲将秧把均匀地抛到水田里,画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在水田里溅起点点的欣喜。

⑤母亲赤脚下到水田里,弯腰拿起一个青秧。青秧是用软绵的稻草缠着的,她很熟练地解开,左手分开秧把上的青秧,右手插下去。母亲手起分秧,一落手,秧苗便直直地立在了田里。似乎把憋了一年的心里话,一撮一撮,插入土地湿软的身体里。

⑥母亲一起一落间,水连成一条线。我该怎样表达这个动作带给我的美感呢? 是武林高手踏浪而来,脚尖撩起的浪花? 还是曼妙女子依依裙带牵扯出的弧线? 母亲一把一把,一束一束,一捆一捆,保持着节奏、频率、行距、株距,一撮一撮,就像一个女诗人娴熟地敲击着键盘,将绿色的诗行写满田野里。田野上一片片青秧,顿时鲜活起来,翠绿起来。

⑦站在田埂上的我和哥,也情不自禁跳到水田里,解开秧把,学着母亲插起秧来,但手脚怎么也不协调,把直线推进搞成逶迤蛇形。我们沮丧极了。这个时候,父亲总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手把手教我们,直到我们掌握了插秧的全部要领。之后,我们一家人一字排开,弯腰驼背,在水田里缓缓推进,把脊背留给天空的鸟声、云声、光声甚或远处隐隐的雷声。面朝水田,插下咱家的春暖花开。水田里的上空是温暖的,村民们忙着将秧苗和布谷鸟的叫声一同插下,一同插下的还有一个金灿灿的秋天。

⑧插秧季,村庄像一个盛大的节日。村民们劳作着、笑着,这笑是放开的,和田地一样宽阔,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泥水、稻秧,还有在田埂上模仿插秧动作的白鹭,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田间耕作图。这幅画,年年相似,年年又不同。它运动于山川河流之间,定格在无数庄稼人的梦里。

⑨风从低处翻过河堤,湿漉漉的,暖洋洋的,轻轻拂过累得腰酸背痛、坐在田埂上小憩的我们一家人。一脸疲惫的父亲,呆呆地望着远处的山,喃喃着:“要是有插秧机代替这活计该多好啊!

⑩一晃30年过去了,我也离开了家乡,成为一名教师。父母都已是耄耋之年,但与父母一同插秧的画面总在记忆里闪现,父亲的那句话总在我心头响起。10年前,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加入了外出务工的大军,杂草乘虚而入,挤占了水稻的版图,将荒凉写入村庄,也写进父亲的叹息里。

⑪在南方写字楼里待了5年的哥哥,接到父亲的电话,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把村里抛荒的良田全部流转起来,用全机械化的耕作代替了人工。今年五一假期,我回到了家乡。哥告诉我,他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凭借机械的高效率,一个人耕种下来,同时还经营一处“插秧”体验研学基地。他嘿嘿地笑着,不仅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

⑫哥哥带我到插秧现场,只见他坐在大型插秧机上,听着音乐,娴熟地操纵着按钮。插秧机经过的地方,留下一排排绿色的诗行。这些诗句,将吸收土地的养分,然后分蘖、孕育、拔节、灌浆、成熟,将一个新农人的梦长成艳丽的风景。

⑬那些艳丽,会从大地之上,洋溢到每一个站在天地之间的农人脸上,怎么擦也擦不去;也会升起在每一个游子的心头,怎么挥也挥不去。

(选自《西安日报》,2023年07 月03 日)

1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根据提示,给下面的两个句子做批注。
(1)父亲将秧把均匀地抛到水田里,画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在水田里溅起点点的欣喜。(“欣喜”能“溅起”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母亲一把一把一束一束一捆一捆,保持着节奏、频率、行距、株距,一撮一撮,就像一个女诗人娴熟地敲击着键盘,将绿色的诗行写满田野里。(作者为什么将多个数量词连用?)
12.小南认为,文章第⑨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符,应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13.你从第⑬段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14.本文为什么以“绿色的诗行”为题? 请谈谈你的理解。
15.同学们想在“美文分享”公众号上推送这篇文章,需要加入插图,使版面更美观、协调。以下三张图片,你会选择哪一张作为本文的插图? 说说你选放的位置及理由。

2024-04-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涂涤:泥沼雨水。②吾侪:我们这类人。③畚锸: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月色入     (            )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3)吾在          (             )            (4)轼于其上                      (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与“念无与为乐者”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B.上书谏寡人
C.舍鱼而取熊掌D.北山愚公
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9.【甲】文中苏轼自嘲为“闲人”,【乙】文中苏轼“很忙”,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一闲一忙中,你读出怎样的苏轼?
2024-04-2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shēng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0.下列诗句与本诗所描写的时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请你将颈联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写在下面,并解释作者用这个字的原因。
2024-04-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写作任务。

作家莫言说:“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这段有关“错误”的话引发了你的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记录下来。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024-04-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85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50.65短语的结构  关联词语  单句的成分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0.8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四、综合性学习
60.65劝说词  汉字临摹  提炼与概括
70.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推荐语
五、现代文阅读
8-100.4非连续性文本
11-150.65散文
六、文言文阅读
16-190.15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20-210.65诗歌鉴赏
八、作文
22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