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末 2024-04-10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下面是小语同学的一段关于“奔跑吧,青春”的演讲稿,请按照要求作答。

时光永不停zhì     ),日历已翻至“2024年”,热血六月近在眼前,我们身边弥漫起许浑笔下“①______,②______”的紧张气氛,偶尔有同学也会心生“③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迷wǎng     ),但只要心怀“④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抱负,     )悟“沉舟侧畔千帆过,⑤______”的世事规律和“人有悲欢离合,⑥______”的人生哲理,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⑦______”的洒脱情怀,无憾当下,无惧将来,待来年春天,一起“倚东风,⑧______”,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就让正青春的我们,奋力奔跑吧!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怀(     )       停zhì(     )       迷wǎng(     )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古诗句。
2024-04-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2. 小文选择了席慕蓉的一首小诗《青春》作为此次主题活动的朗诵作品,请帮助他完成朗诵设计。
1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2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3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朗诵设计项目朗诵设计及理由
第1部分画线句   朗读情感(1)______
第3部分画线句   朗读重音、语气(2)______
2024-04-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宣传组为这次活动绘制了两幅海报。请你参考海报《追梦》的文案,为海报《超越》拟写一句文案。

《追梦》的文案: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春的征途中,你我都是追梦人!
《超越》的文案:______
2024-04-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4. 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学校论坛上进行留言,抒发对本次活动主题的感悟。下面是小漯同学的活动心得,请按照要求作答。

逆境是自弃者一蹶不振的桎梏,却是自强者绝处逢生的机遇。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甲】______。其实,面对坎坷,人们唯一的畏惧恰恰就是畏惧本身,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正是获得升华与超越的武器。【乙】让我们矢志不移地奋斗,以自强来练就明日辉煌。

(1)按照复句类型划分,首句属于_______复句。
(2)模仿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甲】处补写一个自强不息的事例。
(3)【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4-04-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读书要结“果”

赵斌艺

①作家马德琳·恩格尔说:“一本书可以是一颗星星,一团活火,照亮黑暗,引领我们进入无垠的宇宙。”这则箴言,道出了读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书籍有伟大的力量,它能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享受,带领我们走进全新的世界。

②书籍的力量,需要通过阅读获取;书籍的智慧,也需要通过阅读领悟。一个人从小到大,每个不同时期、每个不同年龄段会读到不同的书。(A)在这些读书过程中,有人读书喜欢走心,终有所悟、终有所得;有人读书只为消遣、打发时光,不加思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种读书的方法。今天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

③一些人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的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影响,为自己不认真读书找借口。陶渊明读书真的“不求甚解”吗?非也。若果真如此,陶渊明也就不会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了。他的原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对陶渊明来说,他不仅喜欢读书,在读到与自己见解一致的书时,还喜欢做深入的思考,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是对陶渊明读书论的误解。

④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即使读了万卷书,但若不能做深入的思考,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积累,一点真知灼见都没有,那书也就白读了。(B)读书必须有所思考,学习而不思考,就好比植物光开花不结果,总缺少点感觉与意味。读书是一种享受,结“果”更是妙不可言的一种享受。

⑤清人袁枚直言,读书人的“光芒”是“分等级”的,博学鸿儒的“光芒”,“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所谓“光芒上的差距”,说到底也是“思考境界”的差距。看完一本书后,思考也是有多重境界的。一曰“想”,想想书中讲了什么;二曰“思辨”,书中观点、事实,能否站住脚;三曰“思想”,通过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高度,但“心向往之”应成为我们读书孜孜以求的“执念”。只要读书时能有所思考、追求结“果”,思想定会展现光芒。

⑥读书可“专”也可“杂”。“专”是集中突破,“杂”是突破自己原来的读书范围,开阔新知领域,为自己带来更多感悟。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对每一个人来说,各种知识门类的书籍都可以读,都应该读。有一个时期,“读书无用论”的论调蔓延,严重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这种论调必须摒弃。读书有结“果”与没结“果”是不一样的,“光芒”上更是有差异。更何况,读书学习本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良师益友,需要长期坚持。

(C)                                                                   

(节选自2022年3月26日《解放军报》,有改动)

5.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6.请为文中C处补写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收束全文,(不超过20个字)
7.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其表达效果。
(A)在这些读书过程中,有人读书喜欢走心,终有所悟、终有所得;有人读书只为消遣、打发时光,不加思考。
(B)读书必须有所思考,学习而不思考,就好比植物光开花不结果,总缺少点感觉与意味。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完选文,你对怎样读书一定有了深刻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的思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点灯

梁柏文

①阿宗生了个女儿。本想二胎再生个儿子,怎知老婆不争气,一直怀不上。夫妇俩年纪大了,也就认命放弃了。

②村里有个习俗,生了男孩,要到祠堂点亮一盏煤油灯,数日后,再把灯取回家中,寓意继承香火。然后,还要摆上祭品拜祭,祈福儿子快点长大成龙。阿宗因生了女儿,清明拜祭本房祖先也不让参与。族老说,怎能让女孩把风水好运带走呢?阿宗是族里为数不多生女孩的,遭人白眼小看。阿宗这些年心里不好受。

③但阿宗的女儿惠很争气,勤奋读书,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这让阿宗感到一些安慰。有人提出,让阿宗“点灯”,认为是族里的荣光,并把惠写入族谱。但族老嗤之以鼻,说女孩子有多大本事,始终要外嫁。因此,阿宗仍旧改变不了地位。

④谁也没有想到,惠大学毕业放弃城里的好工作,毅然回村创业。阿宗又气又恨,本想女儿出人头地后,自己也好扬眉吐气。“你读坏书,吃坏米了?”阿宗无奈,“去哪不行,偏要回村丢人现眼。”但惠不这么看,她说:“老爸,回村既可照顾家,还能和村人一起致富。我学的农科有价值。”“坐着不知站着的腰腿疼,白日做梦。”阿宗粗气骂道。惠不管别人怎么说,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⑤村里有种植柑橘的传统,可不知为什么,种出的果子带酸味,有点像柠檬,销路有限,只能低价贱卖。那天,惠看见父亲冲茶时放入两个柑橘。她饮了一杯,口感好,味道佳。瞬间,惠有了灵感,何不弄个橘茶呢?惠请专家论证后,开始试验:先取出橘瓣,然后烘干壳,再放入茶叶……接着,惠引进设备,办起青柑加工厂。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价钱可观。于是,惠以合作社模式发动村人扩大柑橘种植面积,所产柑橘由惠收购。几年工夫,村人逐步富裕了。

⑥这时,又有人提出要让惠“点灯”。族老说,祖宗的规矩怎能随便改?虽然惠的能干谁都看在眼里,可惜是个女的。但还是有人不服,为惠鸣不平,“女的又怎样?惠领我们致富呢!”

⑦这一年,德高望重的族老收获2万斤柑橘。有别的商家出高价,族老于是舍近求远……谁知,后来商家压价,买卖不成,一来一回柑橘几乎烂掉。最后,还是惠冒着亏本的风险全收了。

那晚闪电似利箭刺破夜空,雷声更是像要震破耳膜,转瞬间,滂沱大雨就倾泻而下。惠接到工厂人员报告,说上游山洪暴发,洪水快要漫过江堤了,请惠赶快派人来转移物资。工厂临江,位于低地,江堤一旦决口,工厂将损失巨大……此刻,惠想到的是村人的安危。她让员工立即弃厂回村组织村人转移。惠挨家挨户敲门,惊醒的村人吓出一身大汗,赶紧转移到高处的几户人家中。顷刻,决堤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击村庄……村人得救了,惠的工厂却被洪水冲毁,损失惨重。

⑨这事让族老很感动。族老召集几位长者,说改改“点灯”规矩吧。有长者听出了弦外之音:“老祖宗的规矩怎能说改就改。”“人活规死。”族老主马板起面孔,用手指着在座的各位,“这次要不是阿惠,你我这条老命说不定就搭上了。”几位长者想想也是,纷纷点头默许。族老见机说:“那就从惠开始吧,以后生女孩也可以‘点灯’,祈望女孩成凤有何不好?”

⑩那晚,阿宗说要为惠去宗祠“点灯”,祈求平安多福。惠淡淡一笑,“这不是男孩的事吗?”“从你开始,以后生女孩也可以‘点灯’。”阿宗掩饰不住兴奋,“我清明也可参与祭拜本房祖先……”阿宗感到腰杆直了,在村里有了平等地位。

惠却说,要“点灯”,就点建设美丽乡村之灯。惠的建议得到村人同意。她出资改建宗祠,设立图书室、电视室、棋牌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和柑橘技术培训中心,大门口搞舞台与灯光球场……

从此,宗祠晚晚“点灯”,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摘自《南方周末》,有改动)

9.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补全故事情节。
惠出生,族老不同意“点灯”→(1______→惠回村创业带村人逐步致富,族老不同意“点灯”→(2______→惠建设美丽乡村,宗祠晚晚“点灯”。
10.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那晚闪电似利箭刺破夜空,雷声更是像要震破耳膜,转瞬间,滂沱大雨就倾泻而下。
11.参照示例,以“她是一个______的女孩”的句式写出两点你对惠的认识。注意结合文章中描写惠的相关语句分析。
示例:她是一个很争气的女孩。她通过勤奋读书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院校的大学生。
1______
2______
12.结合全文,理解标题《点灯》的含义。
13.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链接材料: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习近平

2024-04-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