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减负提质示范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份语文试题
湖南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11 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文段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按顺序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文段二】

①对于二十四节气,中国人当然并不陌生,它以温润的“滴答声”写入中国人的基因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深痕。②这也许是世上最诗意的历法,四时轮回,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像一封封时光信笺,悄然告诉你世事变迁。③它是实用的,千百年来,它________着稻香谷熟,________着蛙鸣蝉唱,它________着叶落花黄,________出雪甜梅香。④它是诗意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民谣、谚语到诗词文赋,文人们被节气的风吹出万千(       ),平平仄仄的诗行在大地上蓬勃生长,随着季风四野吟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piāng   销声匿迹   风雪(zǎi)途   感概
B.然piān   销声匿迹   风雪(zài)途   感慨
C.然piāng   消声匿迹   风雪(zài)途   感慨
D.然piān   消声匿迹   风雪(zǎi)途   感概
2.请给文段画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承载   引导   演示   沉淀
B.装载   引领   演示   沉积
C.承载   引领   展示   沉积
D.装载   引导   展示   沉淀
3.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按顺序次第开放。
B.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C.它以温润的“滴答声”写入中国人的基因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深痕。
D.这也许是世上最诗意的历法,四时轮回,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像一封封时光信笺,悄然告诉你世事变迁。
2024-04-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减负提质示范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份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人生永远一帆风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精华才是我们中国人真正的财富。

①我们的祖先都通过文字,通过这种物象之网的编织,给我们构建了高价值的解决方案
②但是有一件事我们保证得了
③我们付出的努力一定能获得回报
④那就是任何困境和困顿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B.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C.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D.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核舟记》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B.《小石潭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艺”。
D.《回延安》是运用“信天游”的形式,使用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东北风情。
2024-04-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减负提质示范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份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7. 古诗文默写。
诗苑漫步,同学们吟诵“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感受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吟诵“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感受夸张修辞技巧所造成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吟诵“⑤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感受劳役者对贵族统治者的质问和指责;吟诵“芳草鲜美,⑥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感受桃林繁花遍地的美景;吟诵“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感受作者被贬官之后,内心的孤寂悲凉的心境。
2024-04-1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减负提质示范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份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
【材料一】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1)结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低碳生活。
(2)结合实际,请提出三点切实可行的“低碳生活”建议,方便大家践行。
(3)请为学校开展的“低碳生活”实践活动,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则宣传语。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
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三处)
以 视 西 北 男 子 游 惰 不 事 生 产 者 其 俗 洵 美 矣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屋舍俨       见四野禾油油
B.有良田、美池、桑竹   余顾而慕
C.中往来种作       丈夫方担粪灌园
D.不足外人道也       此家之中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B.甲文以写实的笔法,反映在现实中经过多年战乱,终于过上了自由幸福、安定和谐生活的图景。
C.乙文中作者描绘了一幅男耕女耘、夫妇协同持家的农家风情图。
D.乙文作者特别赞美“江北之俗”,即妇女也勤劳的风俗,将之与西北男子的“游惰”习气相比较,视界显得尤为宽阔。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024-04-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减负提质示范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份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