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重庆 九年级 期末 2024-04-15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九上语文课本,①我们可以欣赏秀丽风光,领悟人生哲理。读到《岳阳楼记》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们会想起那鲜     )明媚的四月天;读《湖心亭看雪》,西湖空     )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我们产生莫名的遐想;②读《沁园春•雪》,我们会联想到[红装素裹]的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读《论教养》,我们认识到:③优雅的风度,不是矫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读《敬业与乐业》,会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④只要我们( )守初心,( )养精神,[心无旁骛]_,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幸福的人生。语文课本,[轻而易举]就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精神养料。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     )   (     )   (     )   (     )
2.文段“[ ]”中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B.红装素裹C.心无旁骛D.轻而易举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4-04-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用想象的手法,去描写一组事物,能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请参照示例,从下列备选事物中任选一项进行描写,诗意表达。(句式不限)
备选事物:①秋风与野菊     ②腊梅与雪花     ③溪水与柳枝
示例: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
2024-04-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5. 根据《水浒传》《艾青诗选》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浒传》在情节上,善于设置悬念和巧合。请你从下列回目中任选一个故事,分析其悬念或者巧合是如何设置的?
章回目录
(1)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2)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3)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2)你班要开展《艾青诗选》的专题研究,请你根据下面三首诗歌的内容,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并说明理由。
A《北方》     B《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C《我爱这土地》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简简单单的数量词,在古诗中却表达出丰富的意蕴。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巧用数量词,以“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的祝愿;岑参的__________”两句诗中,通过运用表示极广的数量词,表现了边塞的奇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通过数量词的对比,表达了边塞战士报国与思乡的矛盾心情;秋瑾妙用数词,借“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自己面对国破,家事国事交织心中,情不自禁思念家乡的情感;《岳阳楼记》中的“而或__________”,则用数量词描绘出江清月明的湖上风光。品味数量词,可让我们领略古诗文中深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

2024-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①辄,一直、经常。②申生、重耳,晋献公之子。骊姬之乱,重耳被迫流亡国外,得以保全。太子申生留国都,被骊姬陷害,自缢而亡。③阴,暗中。④黄祖,人名,江夏太守。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诚开张圣听          牡丹之爱,乎众矣
B.以先帝遗德          上下天,一碧万顷
C.阴出计                 闻之,欣然
D.黄祖死                 迁客骚人,多于此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
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符合“表”用语谦卑,不失臣子身份的特点,同时又循循善诱、不卑不亢,情真意切。
B.【甲】文以追念先帝功业领起,继而分析形势,阐明道理,寓情于叙,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C.【乙】文诸葛亮多次婉拒替刘琦谋划自安之术,原因之一是不便介入刘表一家的家事。
D.无论上表劝谏刘禅还是为刘琦谋划,诸葛亮都是从他们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建议。
10.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诸葛亮提出建议方式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