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黄金卷08-【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
上海 九年级 一模 2024-04-28 1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教师教导学生,要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发现自身有同样缺点要加以改正。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发现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应了老师的谆谅教导。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

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2.【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_______________
(2)以追配古人                      足: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6.【甲】文中诸生的学习环境是“_______”、“_______”、“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以及“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这段最后作者通过_____句式突出了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诸生学无所成的原因。
7.【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关键信息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业精德成_________热衷于学习
(乙)养心探道第一条建议:②_____
第二条建议:③_____
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②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是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

④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带领科研团队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我国的科学家们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才有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是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近现代国学大师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fēichí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于事业的这种默默守望的认真,就是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⑦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心浮气躁、丢三落四、漫不经心,做事不专注、不投入。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必能事举功成。

8.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在横线上把内容补充完整。
用中原大战中一名参谋误将地名写错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的事例引出论题→阐述“认真”的内涵,明确文章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强调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的意义。
9.第⑤段中的三个名人事例能否删去一个?请简述理由。
10.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