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中 2024-04-28 1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困难(0.15)
1.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独坐幽篁林,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
(4)《木兰诗》一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诗文中的情理往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写道“_____________”,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唐代韩愈《晚春》“______________”,可感受诗人对柳絮、榆钱纷飞的深深赞许。
2024-04-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guàn shū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
(2)他忽然xǐng wù, 台阶是水泥抹的面, 不经磕。(     )
(3)钻之弥坚, 越坚, 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
(4)青年人写信, 写得太草率, 鲁迅先生是 shēn wù tòng jué之的。(     )
2024-04-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是一幅画卷,岁月是斑斓的色彩,我们的悲欢离合即是水粉的宣泄。
B.他虽然才十五岁,但书法水平竟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得不令人刮目相待
C.当你走近黄河,你立刻会被它湍急汹涌的波涛所震悚
D.对于这些荒谬的言论,他们表面上洗耳恭听,心里却十分不以为然
2024-04-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困难(0.15)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市政府与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同营造智慧城市。(将“营造”改为“打造”)
B.纪录片《水润东方》讲述了先进人物的故事,创造了珠江流域人民40年来在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将“创造”改为“展现”)
C.两年来,我市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将“广泛”调至“关注”的前面)
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在句尾加上“的问题”)
2024-04-28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班级组织“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

4月21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为原型的主题电影《周永开》在全国院线上映。电影公映以来,在达州各地引发积极反响。电影从周永开70多年党龄的人生轨迹中,选取了一些有温度、有情怀的真实内容,以小见大地刻画出他不同阶段的信仰与坚守,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一生忠于党,赤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达州各地干部群众踊跃观看该影片,看后,纷纷谈出自己的感想。“看哭了,终于懂得那一句‘所有牺牲,都值得被铭记’的意义。”“片中处处都是熟悉场景,四川话对白更是画龙点睛。”“看到他躺在医院病床上还牵挂着花萼山,我觉得特别酸楚和感动。”“周老革命的事迹可学可做,‘草鞋书记’的精神可追可及,我一定以他为榜样。”同时,多名达州影评人对这部传记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

(选自达州日报2023年4月21日第一版和人民日报客户端)

(1)以上是班长分享的一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2)班级组织朗诵《黄河颂》,小语在朗诵“我们祖国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几句时,对最后两句的语气、语调处理把握不准,请帮他指出处理方法,并说说这样朗诵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6. 学校开展“读《骆驼祥子》,品百味人生”读书分享会,你受邀参加。
(1)作批注。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将思考引向深入。请补充完成读书笔记。
作品摘抄批注
《骆驼祥子》

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 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的俩钱, 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 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这段①_____描写(人物描写方法) 真实的刻画了祥子想攒钱买车的想法。

这么大的人, 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 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 ……非快跑,飞跑, 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到疲乏, 可是很痛快的, 值得骄傲的。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主人公面对属于自己的车的时候,内心②_____的样子,看哪哪都好。

(2)论结局。《骆驼祥子》曾被美国译者伊万金翻译成英文出版,将原本的悲剧结局删去,改为大团圆结局——祥子与小福子都没有死,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出来,皆大欢喜。相较原著,你更欣赏哪一个结局?为什么?
2024-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陈康肃公     (2)有卖油翁担而立       (3)尔敢轻吾射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乙】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之。其同列怒,令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涑水记闻》)

【注】①吕蒙正: 曾任宋朝宰相。②遽(jù):立刻。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课内迁移法”,联系“康肃笑而遣之”推测文中的“之”意为“代词,他”。
B.通过“成语推断法”,联系“改过自新”,推测文中“过”字意为“过错”。
C.通过“偏旁推断法”,“诘”与“言”有关,推测其意为询问,追问。
D.字典中的“服”字有“衣裳” “担任” “适应” “佩服”等义项,通过“语境分析法”,推测文中的“服”意思是“佩服”。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蒙 正 遽 止 之 罢 朝 同 列 犹 不 平 悔 不 穷 问
11.甲、乙两文中陈康肃与吕蒙正都遭遇到别人的“轻视”,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合两人不同表现,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4-04-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一)     

①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的科研方向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当年,他也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

②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郭永怀激动万分,恨不得立马就飞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③1955年7月,郭永怀被聘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受聘时他就明确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离开中国是我的祖国,想走的时

候就要走

④机会终于出现了。1955年8月,中美继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彼时,让他加入美国国籍的来信不止。当他执意回国时,美国则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给他设置重重障碍,许多朋友也劝他不要放弃大好前程。

⑤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归国的决心。1956年,郭永怀在回国前举行了一次野餐会,聚会上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当着所有朋友的面,将凝聚了自己十几年心血的所有研究成果和资料付之一炬。

⑥妻子李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但她明白,这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政府找麻烦。郭永怀安慰她:   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⑦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携妻女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⑧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太久。

(二)     

①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

②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③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④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⑤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在深处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溘:kè,忽然,突然)长逝,享年93岁。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喻思南)

12.请你根据两则短文的内容,分别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13.文段(一)画线句是作者引用的郭永怀原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4.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任务。
(1)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从修辞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2)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沉”字意蕴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4-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课堂

明前茶

①十年后,他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得家门第三天,就嫌弃他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

②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立刻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折叠式帐篷、迷你压力锅,还有冲锋衣什么的,马上带他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公里。

③当时,他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他的生活,中考好不容易结束了,不是应该躺在沙发上紧握游戏手柄么?一个时常在儿子的生活中缺席的男人,凭啥对他的性情与吃饭速度指手画脚?他好几天幻想着自己在父亲面前爆发并摔门而去,然而,不知为什么,一到父亲那张黑红的国字脸面前,他就像新兵见到连长,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

④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说儿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他身体瘦高,穿着冲锋衣顶风上坡时,像一只翼装大鸟,   你就不担心他路上生病吗?

⑤父亲淡淡地说: 我唯一的儿子,我有数。听着,我不想他长大后经不起磋磨,这会害了他自己。

⑥母亲不响了,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6支防晒霜。

⑦十年以后,那场砥砺风雨和暴晒的骑行中,父子间起过什么争执,他已经忘了。他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手死死地摁住他的脑瓜,一手帮他涂防晒霜的场景;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他碗里的场景;是高原上的冰雹雨降临时,父亲不容分说把唯一的不锈钢脸盆顶在他头上的场景;是父亲站在高坡上,朝坡下倒卧不起的他怒目而视的场景……是的,他是怎么撑下来的,这318国道上炼狱般的25天?可能,支撑他的,是父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些许轻蔑与失望吧,父亲跟沿途的修车铺老板、小饭馆伙计、小旅馆老板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小子,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刘家的精神气,到他这一辈,恐怕要断。我这一趟拉他出来,就是想练一练他的精神气。

⑧他一直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书生怎么就百无一用了?老刘家的精神气,为什么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我说了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我等着,等你老了,看你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⑨为此,他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目光如炬,沉默是金,连父亲给他挑破脚上的水泡,并给膝头敷上膏药时,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他看到,父亲脸上深不见底的威严裂开了口子,一丝颤栗掠过他的腮帮肌肉。就在他在心里举拳怒吼不要你心疼时,那条口子已经合拢,父亲掉头而去,丝毫不带感情地说:   熄灯睡觉,明天6点半开始骑行,要躲过下午三点以后的雷暴。

⑩他最终和他沧桑满面的自行车,一同见到了布达拉宫。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他的眼泪就流了一脸。他意识到,他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怨恨他,还是应该感激他。

⑪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的高分子实验室里,师兄弟们一边做着对比实验,一边聊起父亲的课堂。他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

⑫有人被要求自己组装家具,父亲指导他看说明书,刚装好书柜的外框架,就把冲击钻、膨胀螺丝和工具箱一股脑儿交给了他,父亲就出门长跑去了。他打电话给叔叔、舅舅,所有的人都深表为难,因为,谁也不能阻挡一个男人不是把儿子培养成国王,就得培养成匠人的决心。

⑬有人被要求冬泳,哆哆嗦嗦不敢下水,就被父亲所在的老男人冬泳队鼓掌群嘲;而为了耐寒训练,他还被父亲强押着,用一大把雪猛搓四肢,直到皮肤下面的血火辣辣地热起来。

⑭有人被要求一个人坐27个小时的绿皮车去大学报到,带着两个28寸的大箱子和一捆被子,父亲在火车只停靠两分钟的车站上,把自己的遮阳帽往儿子头上一扣,就掉头而去。

⑮还有人在假期被要求,每隔一天值一次夜班,独自陪护病重的爷爷,在深夜,每过一个小时,就要起床探看吸氧面罩后面的爷爷是否有任何异样,是否需要喝水或咳痰。他必须,学会为吊着水的爷爷穿脱衣服、擦拭身体、按摩翻身,查看有没有褥疮等意外的发生。父亲教给他护理手法,教给他与护士和值班医生打交道的方式,教给他直面生死的勇气。

⑯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

(选自2022年第8期《青年文摘》,有改动)

15.通读全文,文中讲到了哪些“父亲的课堂”?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补全表格。   
父亲的课堂作用
骑行川藏线________
_______锻炼动手能力
被要求冬泳锻炼胆量, 锻炼耐寒能力
自己坐27 小时火车去学校锻炼独立能力
假期陪护重病的爷爷_______

16.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骑行川藏线的具体过程;读者却能从字里行间看出骑行过程的艰难。作者是如何表现“他”骑行过程的艰难的?请结合第⑦到⑨段简要分析。
17.文章第⑩段说“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怨恨他,还是应该感激他”,“怨恨”“感激”分别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认为“他”是“怨恨”还是“感激”父亲。
18.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我们认识了史铁生的母亲,请你将史铁生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本文中的父亲相比较,你更赞同哪一个?请陈述理由。
2024-04-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ㅤㅤ邓稼先功勋卓著,却淡泊名利;阿长身份卑微,却淳朴善良……不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的他(她)身上独特的样子。
请你以“他真_______”或“她真 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贴士
◇叙述故事应条理清晰,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描绘人物时,可通过细节捕捉,抓住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使用合适的抒情方式,突出具体情感体验。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不得套写、抄袭,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1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填空题
2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1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50.65提炼与概括  朗读(节奏、停顿)
五、名著阅读
60.85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六、文言文阅读
7-110.15日常生活类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2-140.65非连续性文本
15-180.65散文
八、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