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重庆 七年级 期中 2024-05-03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4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将举办经典中的家国情怀演讲比赛,下面是小文的演讲稿,请你帮他完善。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啊!②书籍是我们思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④这一道亮光,看似微不足道,却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们即使鲜为人知,却不以为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品质;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典籍那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掀起万丈狂澜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洗去故乡污huì     )的坚定决心和挚痛的爱国情怀;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们感受到阿长对浓浓的爱与关怀;读杨绛的《老王》,我们从作者对老王的愧zuò     )中,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同学们,阅读经典的有字之书,读生活的无字之书,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这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为人知             (     )             污huì(     )             愧zuò(     )
2.选文中画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B.不以为然C.锲而不舍D.万丈狂澜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
4.小文写了一个句子,表达自己对读书的感悟。请仿照示例进行仿写,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示例:读书犹如观景,山川之壮美,江河之绮丽,尽收眼底。
2024-05-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根据《骆驼祥子》一书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帮助小文完成下面祥子三起三落的思维导图。

一起:______
二落:______
(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同学:祥子最后的惨状,确实不是他的过错,都是社会将他驱逐到走兽中的。
乙同学:祥子是自己把自己变成走兽的。
2024-05-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学校开展“家国天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仿照示例为爱国诗词小报搜集两组素材。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
______
(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要求:80字左右)
演讲顺序演讲题目演讲者
1《我的中国梦》2301班王丽
2《奋斗的青春》2302班张明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为了丰富语文学习生活,某班同学在学习群里组织了诗歌主题活动,请你帮忙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主持人:诗词,冲破沉默的文字,与乐器之声相遇,成为绝响。
小新:琴瑟——其清、和、淡、雅的音色,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雪、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恰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①______”。(王维《竹里馆》)
小语:玉笛——笛声幽婉、缠绵,飘荡在月朗风清的夜晚,拨动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真是“②______,③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主持人:徜徉在古文诗苑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灵魂,领略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仇。“马上相逢无纸笔,④______”(《逢入京使》),这是岑参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情感;“万里赴戎机,⑤______”(《木兰诗》),这是花木兰保家卫国、奔赴战场的坚定;“⑥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这是杜牧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忧患意识;“⑦______,⑧______”(《晚春》),这是韩愈借杨花榆英来书写对春天的留恋;“⑨______,⑩______”这是赵师秀在寂寞的雨夜里排遣自己的无奈。(《约客》)
2024-05-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