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中 2024-05-15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     
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cuān),连夜渔的几个老渔(f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sāi)。是(zhēng)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有一种很粗(cāo)的石头,叫做“(shuò)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zài)途的寒冬。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     
A.那是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蒿,阿发拔后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C.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锲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D.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2024-05-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彻大悟地地搏击着。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高谈阔论着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C.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D.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腔作势,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2024-05-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异常的坚韧。
D.“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和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2024-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全部正确的(     
A.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B.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C.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成为“泛大陆”。
D.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     
A.《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全诗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陕北的生活细节和场景。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者吴伯萧以小说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一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核舟记》生动再现了宋代“大苏泛赤壁”的著名典故,作者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细致描摹,让人充分感受到雕刻者巧夺天工的技艺。
2024-05-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被压扁的沙子》,完成下面小题。

被压扁的沙子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⑥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⑦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称为斯石英

⑧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⑨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⑩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依次排列正确的(     
①斯石英和金刚石的特性 ②揭示恐龙灭绝的原因 ③恐龙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④自然界的斯石英是被强烈挤压形成的 ⑤恐龙灭绝问题的研究意义
A.③⑤①④②B.③②①④⑤C.⑤①④③②D.⑤①③②④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     
A.斯石英原子间结合非常紧密,不会转化为普通的沙子。
B.在任何情况之下,火山活动地区永远不会发现斯石英。
C.第⑧段中提到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原因是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思考,证明地球受到巨大撞击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作比较)
B.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作引用)
C.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列数字)
D.“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举例子)
10.“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对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     
A.补充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补充说明珍贵的金刚石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D.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返回原始状态的进程,随笔幽默一下,体现作者思维的活跃。
2024-05-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     
A.悄怆幽                         邃:深
B.为,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
C.斗折                         蛇:蜿蜒曲折
D.而从者                         隶:跟随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     
A.斗折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潭西南而望D.神寒骨
1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潭水太过于清澈,不可以长久居住,就题字离去。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一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14.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     
A.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第②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
C.第③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第④段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之情。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下列对诗中的词语理解正确的(     
A.“窈窕淑女”中的“淑女”是说这个女子非常漂亮,美丽得令人茶饭不思。
B.“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指当时的贵族和官员,可见君子社会地位很高。
C.“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D.“参差荇菜”中的“参差”,形容荇菜不仅长得茂盛,而且长得十分整齐。
16.下列对诗歌赏析错误的(     
A.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出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写有情人终成眷属,君子同淑女结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君子愉悦的神态跃然纸上。
C.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全诗没有直接描写淑女的容貌,而是借助君子的苦苦相思将她的美好、可人展现了出来。
2024-05-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