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5 7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卑(liè)       (hé)       轻怕重(niān)
B.胆(qiè)       丽(xuàn)       而不舍(qì)
C.寒(jìn)       (dì)       广众(tíng)
D.然(qiāo)       (yè)       揉造作(jiǎo)
2024-05-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方多槐,槐树是人们乡情的______。随风潜入远行游子梦中的,是槐花的香味和______着玄蝉声的树荫。古槐树皮间的沟壑深了毫厘,是几十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槐______不声不响,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感情更像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相互陪伴度过温热岁月。

A.寄予     承载     伫立B.寄托     记载     伫立
C.寄予     记载     矗立D.寄托     承载     矗立
2024-05-2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吉祥物“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观众面前。②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科技开发设计的。③它是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④这种形象凭借丰富的表现力、突出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大众生活带来全新体验。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4-05-1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何以阅读□读书知人,读史阅世。读王佐良,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深刻洞见,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意义□读叶嘉莹,她由词体美学意蕴提出“弱德之美”,充满温柔的力量;读厉以宁,他以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学术著作,其理论创见与深厚学养、严谨学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密不可分□

A.:          B.?          ……
C.:          ……D.?          
2024-06-0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首句用“浩荡”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白日斜”暗指当时的国运与局势。
B.次句诗人说一离京师,从此便如远隔天涯,写出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念,更加忧伤。
C.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D.本诗通过叙事、抒情等方式,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2024-05-20更新 | 4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迎春和连翘谁把春来报

赵世伟

①春天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

②迎春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因其美好的窝意,黄色的迎春花赢得许多人的喜爱。只是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眼中的迎春可能是另一种开黄花的植物——连翘。

③迎春和连翘属于远房亲戚,同为木樨科家族的成员。其中迎春隶属素馨属,与茉莉、素馨的亲缘关系较近,全世界素馨属植物有200多种。而连翘属于连翘属,连翘属在全世界仅有7种植物,其中连翘因具有抗炎、解热、镇吐、抗肝损伤等作用,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因其先于众花开放,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

④区别迎春和连翘最简便直观的方法,是看花瓣数量。迎春的花朵较小,花瓣数5至6枚。而连翘的花略大,花瓣数为4枚。虽然都是在春天开花,迎春通常花期较早,天气略转暖即开放,等花期结束之后才慢慢长出叶片。连翘通常在3月同桃花杏花一起开放。

⑤迎春的植株比较秀气,株型整齐,枝条一般纤细且自然下垂,节间较短。而连翘则略显高大粗壮,植株呈直立状生长或在末端下垂。迎春的枝条为四棱形,即使在冬天也呈绿色;而连翘的小枝为圆柱形,通常为棕褐色。

⑥连翘叶通常为单叶,或三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呈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叶片比较大,除了基部以外边缘都有整齐的粗锯齿。迎春的叶片是三出复叶,小叶较小,卵状椭圆形,全缘,一般呈十字形对称生长。

⑦此外,连翘通常每年10月结果,其果实就是药用的部位。连翘可通过播种的方法来繁殖。迎春在栽培中不易结果,一般都是用扦插方式来繁殖。在较少情况下迎春会结出蓝黑色浆果。实际上,春天开黄色花的不只迎春和连翘,比如南方地区常见的云南黄素馨,与迎春更为接近,在当地也常常被误认为是迎春。

⑧无论迎春,还是连翘,都让我们体会到自然万物的美好。春天来了,百花竞开,去尽情欣赏这大自然的馈赠吧!

(选自《人民日报》)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迎春是迎接春天的使者,也是北方地区最早开花的灌木。
B.迎春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种类繁多,隶属素馨属。
C.连翘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连翘属。
D.迎春和连翘都在春天开花,迎春天气略转暖即开放,连翘通常晚于迎春开花。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
B.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迎春和连翘在春季开花的时间不同。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
D.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通过花瓣数量可以区分迎春和连翘。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由春天五颜六色的花次第开放,引出对迎春和连翘各自特征的说明。
B.第②段中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
C.第⑤段从株型、枝条、颜色方面,说明迎春植株和连翘植株的差异。
D.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说明了迎春和连翘的区别,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2024-05-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清冽             尤:格外
B.潭中鱼百许头             可:大约
C.日光下             澈:清澈
D.悄怆幽             邃:深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D.神寒骨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B.第②段写游鱼,首先是由面到点,接着采用特写镜头,直接插摹出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
C.第③④段描写潭上的景物,文章的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与“悄怆”。
D.本文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极具韵味。
2024-05-2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赵师秀《约客》)
(3)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借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和思念之情。
2024-05-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乾隆初李御史慎修,德州人。身躯伛偻而敢言直谏,上于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安阻之,以为玩物丧志。上喜吟诗,尝召对,问能诗否,因进言:皇上一日万几,恐以文翰妨政治,祈不以此劳圣虑。上韪其言,载其言于诗。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公奏曰:臣面陋而心善。上大笑。又当时以钱贵③故,诸大臣议变法制,公上疏阻之,历举前代之政,洋洋万言,已预料近日钱价俑贵之弊矣。

(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

【注释】①文翰:翰,原指羽毛,后借指毛笔、文字、书信。文翰,这里指文章、文采。②韪(wěi):动词,以为是,即认为是对的。③钱贵:清政府规定千文制钱合银1两,银1两超过1000钱称为“银贵钱贱”,反之为“银贱钱贵”。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公尝阻之             谏:______
(2)又当时以钱贵             故: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尝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能直言若此。”
15.请结合原文分析,李慎修具有怎样的品格和才能。
2024-05-2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养一晚月色入诗》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一晚月色入诗

杜明芬

①对于月色,我向来是不介意多费笔墨的。

②月色似乎总有一种清冷冷的味道,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引人沉思。我喜欢看冷清的月光透过湖面照在一尾鲤鱼的鳍上,也喜欢热闹的月光穿过树影落在读书人的身旁。有了月光,万事万物仿佛就都有了想象。

③灯影是月色的桨,烟火是月色的帆。一条寂寞的长街上灯火微微,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犬吠。当月光轻柔地落在青石板、屋檐还有那半截枯朽的树枝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辛弃疾的那一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此时此刻,岁月温柔,月光是故事发生的佐证。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灯影下,妻子端来炒好的一荤一素,而后两人对坐。不谈哲学和书籍,也不谈审美和情趣,只是说着: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寻常巷陌总有简单的生活,月光微微,烟火悠悠,好似从未有故事发生,但月光知晓你与我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对待生活。

④宁静是月色的曲,从容是月色的词。当一个人与月光对坐时,却也不愿怠慢生活。或是在废旧的玻璃瓶上画一束向日葵,抑或拿出朋友送的尤克里里(是先秦)调调音,或者是对着喜欢的字帖临摹一首词,再不然一个人发发呆想想明天的生活……日子虽平淡如水,激不起半点水花,但平淡中也有生活的诗意。月色照耀的那一刻,适合宁静地畅想,也适合仔细地回味,更适合将自己看作一颗星星,光芒微弱却也能与月亮同在。我欣赏处事不惊的人,许是因为他们足够沉稳从容。他们深知花开花落自有时序,人来人往皆是定律。我理应不强求这朵花必须此刻开,这轮月必须此时摘,我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去等待。就像今晚的月色,从朦胧隐约、薄如蝉翼到明月高悬、温柔耀眼,至少也要耗费几个时辰的光阴。生活就像是一幅画,在落笔时亦应提前省视内心。是想要一篱架的凌霄花还是只要一株广玉兰,是要一只猫还是一壶茶?漫漫岁月里的多种滋味唯有自己明白,如此,找到一种从容的态度才能与岁月达成真正的和解。

⑤素简是月色的意,深情是月色的境。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特别喜欢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一句。农历十五的月亮真是美好,将那一晚的夜色变得极为温柔。树影也可爱,清风也可爱,你与我都是可爱的人,我们都对生活抱以最诚挚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爱意。虽然琐碎之事如月色般浅淡,又素净又简单,但素简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的一生不免有波澜壮阔之景,但多数是以平淡如水来为生活作序。走过万里路,看过万座山,听过万句言,还是觉得最爱之处在最寻常之地。喜欢那间住了很久的小屋子和那株养了很久的水仙花,也喜欢那本读了很多遍的书和那句写了很多遍的诗,我总觉得人是长情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一直是内心里如月色般的平和。

⑥养一晚月色入诗,将生活的情致写于月亮之中。而后在月光下做个温柔的人,闲时听松风过耳,忙时与花草呢喃,你看这人间烟火,可爱否?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3期,有删改)

16.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7.第③段引用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有何作用?
18.请结合语境,从感官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一个平常小院里,瘦弱的老人为他心爱的妻子煮了一壶滚烫的茶,茉莉茶的幽香顺着微风爬上洁白的月色,映照着院里的紫藤萝。
19.文章结尾作者说:“养一晚月色入诗……可爱否?”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月色下的人间烟火“可爱”?
2024-05-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天津始‘钟’‘响’你——春风十里,天津等你”春季文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0大热门推荐、90项重点活动、60个赏花点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别具风味的盛宴。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春风十里,天津等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天津初春各类花开放情况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军事文化资源,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花漾之春·约会航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登航母看军舰,凭栏远眺,领略航母编队的恢宏气势,体验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

【材料三】

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大河文明展的活动,神秘莫测的古埃及木乃伊、绚丽的古印度陶钵、栩栩如生的古代两河流域浮雕像、巧夺天工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带领游客深入探索大河文明的魅力,增添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材料四】

春山里隆重推出绿艺生活、春风纸鸢节活动,春风纸鸢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状各异的风筝,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

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春风十里,天津等你”各项活动特色。
2024-05-1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八、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在“探寻名著作者”活动中,许多同学搜集了资料,为名著作者写了小传。请你根据作者小传写出相应的作品。
作品作者小传
(1) 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成为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2) 他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著名的现当代诗人。他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解放后的生活里,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
(3) 他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小时候勤奋好学,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4) 他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他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2024-05-2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3. 鲁迅说:“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因此,某班同学以“探寻《水浒传》中的‘水浒气’”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中有同学摘抄了《水浒传》中的片段,并做了批注。请你完成以下两个阅读任务。

【原文】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那汉道:我虽不曾认得,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柴进问道:如何见得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那汉道:却才不说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批注】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

(1)原文中的“那汉”是谁?批注中提到的“水浒气”体现了梁山泊哪种侠义精神?
(2)柴进和宋江的“水浒气”虽然都体现在收容他人,救助他人方面,但细读文本,我们发现“那汉”最终还是选择投奔宋江,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作家汪曾祺说,世界纷扰,路途多艰,无法逃避,但不管你走到哪一步,也不必愁眉苦脸,可慢下来细品生活,就会发现很多美好。是啊,时光匆匆,我们应该学会在紧张忙乱中放慢脚步:看一片云,赏一朵花,吟一首诗,唱一支歌,踢一场球,跑一次步,看一回海,尝一种美食……发现成长中忽略了的乐趣,体味生活中的诸多美好。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05-2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65词语  词义辨析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标点符号
50.65诗歌鉴赏  内容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说明文
16-190.65记叙文
三、文言文阅读
9-110.85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3-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65图文转换  提炼与概括
六、填空题
220.65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儒林外史》  《艾青诗选》
七、名著阅读
230.4施耐庵(不详)  名著导读
八、作文
24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