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期中 2024-05-18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g       kuāng          欠hē
B.辈háng       奋kàng     shù     ǎi
C.扫xìng       静tián     育yùn     pàn
D.礴páng       然piān     默xiān   
2024-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漂移   携带   辩论   海枯石烂B.恕叨     震撼     枯燥     酣畅淋漓
C.气恼   迁徙   萌发   人情事故D.怠慢     凋零     幅射     排山倒海
2024-05-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白手起家,在荒滩上盖起了厂房。
B.铜仁正在建设世界同类型最大跨度拱桥“乌江特大桥”,条条缆索跨越“天险”,酷似乌江上的“五线谱”,让人叹为观止
C.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现象,上海交警启用无人机辅助执法,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
D.网上对这家奶餐饮店评价相当高,我们品尝之后觉得名不虚传
2024-05-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熊猫和花“火出圈”,先后多次登上热搜,“去成都看花花”曾经成为时下潮流。
B.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C.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D.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心底。
2024-05-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忽然间,一个最聪明双喜大悟似的提建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天然纽带。
2024-05-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曾用皇帝年号纪年。如《桃花源记》中的“太元”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元丰”都是古代帝王的年号。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比兴”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就使用了“比兴”手法。
C.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
D.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
2024-05-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D.②③①④⑥⑤
2017-09-14更新 | 3504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①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②6月1日,距离广东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等设备依次启动,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后,通过二氧化碳回注井,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床之下800多米的咸水层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③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也意味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项目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④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哪些关卡

⑤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中国海油的专家们找到了一个状似倒扣巨碗的地质构造,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实现二氧化碳长期稳定封存。

⑥位置选好后,就要钻一口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的大位移井,建立一条向巨碗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如此大的水平位移,井壁摩擦力成倍提高,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住,加上海底浅层土质松软,钻井时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

⑦针对这些挑战,钻井专家定制了特制钻井液,既能抵抗酸性二氧化碳腐蚀,也能支撑井壁、润滑井眼,让二氧化碳回注之路通畅无阻。不仅如此,注气管柱还加装了光纤监测装置,每隔1米就有1个监测点,数千只敏锐的眼睛全方位观察管柱是否存在泄漏。

⑧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构造底层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8.选文以“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为题的好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交代说明对象。B.点明文章说明内容。
C.意在说明把二氧化碳回注到海底的难度。D.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二氧化碳顺利回注到海底地层要突破一些技术难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找到合适的存储位置。B.建立一条输送二氧化碳的通道。
C.钻井时很容易被卡,井眼容易垮塌和漏失钻井液。D.研制特制钻井液。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工程项目预计封存的二氧化碳量之大,突出说明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对环境的有利作用。
B.在我国海域要找到了一个具有自然封闭性的倒扣着的“巨碗”地质构造是不容易的。
C.第⑦段加点词“眼睛”把“监测点”比作“眼睛”,第⑧段加点词“预测”一词表示推测,说明封存潜力可能会达到2.58万亿吨,它们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我国海域地层厚度大也是封存二氧化碳的良好地质条件之一。
2024-05-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