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吉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0 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山水诗的成就被确认为中国山水诗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与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持久旺盛有关。而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乃诗人之山水诗心的生命力。山水诗心,就其要者而言,不外是对自然山水本身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从而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雅意林壑,性爱丘山,作为一种诗意化的人格风范,已形成超越时代的价值内容。雅意林壑的精神指向的诗意化——对景语诗美的追求,遂亦形成跨越时代而承(chuán)的诗学传统。因此,第一个高峰绝不是平原()地而起的突兀奇观,①______层层登攀的渐近壮伟。而在我看来,有必要把艺术高峰同时理解为动态观照意义上的峰群和静态分析意义上的峰势。唐代山水诗的成就,就体现在它是对此前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集大成和对此后山水诗传统的第一次新开拓。所谓集成与开拓,实质就是整合与创变,而这一切,主要是就山水诗的审美质量而言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承chuán______       ②bá______       ______       ④突______
2.在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①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旺盛”是形容词,“艺术高峰”是偏正短语。
B.画波浪线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有了对自然山水的喜好和“窥情风景之上”构想,风景诗语的喜好便可成就山水诗的艺术生命力。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诗人曲尽物态,妙写心境,可见其富有山水诗心。
4.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序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摹“悠然心境”,你会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诗与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 欣然起行       B 无与为乐者       C 怀民亦未寝       D 但少闲人
7.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的“闲”?
8.作者描写月光澄澈之景,可谓妙极,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2024-05-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怒飞热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其兄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与之同时被贬黄州的张梦得这时建了一个亭子,苏轼命名为“快哉”,苏辙为之作了这篇文章。②几席: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③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④会计:指张梦得管理财务之事。⑤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这里指艰苦的条件。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11.苏轼将亭子取名为“快哉亭”,请结合全文,分析原因。
2024-05-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

①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截至7月31日,《长安三万里》票房已破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中背出耳熟能详的唐诗来实时互动

②唐诗无疑是观众理解诗人、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怕是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王宁宁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写道: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③唐代诗人很多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历史事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诵出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纱扬胡音的诗句。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④诗人也常通过击打物品、拍手等方式产生协调的节奏来击节吟诗。节奏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但却是联通诗、乐、舞三者的桥梁。例如,中风后的哥舒翰在朝廷施压下,不得不与叛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出征前他抽出宝刀,用手指弹响刀身,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

⑤唐代的乐舞艺人与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唐诗与乐舞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乐舞对唐诗的创作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片中在岐王府上演奏羯鼓的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就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史料记载他曾在很多场合演唱过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唐代诗歌传唱极为普遍,歌舞伎虽不善作诗,但诗则成为她们演唱的歌词,并在乐舞相伴的演绎下得以广泛传播。

⑥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琵琶、古琴、羯鼓、手鼓、箜、笙、阮、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场景,甚至有些是特写的镜头,再现了唐代乐器的基本面貌和乐队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与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极为相似。图案上方是象征佛教的曼陀罗花和飞鸟,下方是胡人骑着骆驼弹奏琵琶,这正是唐代经由丝绸之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⑦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的就是文化牌,其中的唐诗、音乐、舞蹈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长安三万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
B.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对李白、王维等人诗作的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长安三万里》中,哥舒翰出征前抽出宝刀,弹响刀身,吟诵《哥舒歌》。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结构严谨,证明了“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的观点。
13.文章第②段引用《礼记·乐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14.作者对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音乐”“舞蹈”“主题”是否都表示赞同,为什么?
2024-05-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