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1 1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1. 校团委将在美丽的植物园里开展“赏春日美景,探自然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1)【任务一:走出校园迎春光】小语同学帮校团委拟写了一则研学春游通知,请你帮忙检查。

通知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春季研学的好时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复兴中学将于2024年5月13日开展植物园春季研学活动,请各班同学早上8点集合,统一乘坐大巴前往植物园。

校团委

2024年5月7日

①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
②通知的内容中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请提出修改意见。
(2)【任务二:亲近自然赏春景】校团委在这次活动中编写了研学手册,在封面绘制了春游徽标,如图。请你指出其构图要素,并描述其寓意。

(3)【任务三:体验生活享春意】小文同学来到了合肥植物园,他看到了“合肥植物园·梅园”一段介绍文字。

合肥植物园每年的梅花展,既有“早粉”“早玉蝶”等早花品种,也有“洪岭二红”“三轮玉蝶”“徽州骨红”“徽州檀香”和“送春”等原产安徽的地方特色梅花品种,近期还将展出一批精品梅花盆景。

合肥植物园梅园共有梅花5000多株,160多个品种。“早粉”梅渐次盛开,它的花瓣娇嫩如丝绸般柔软,淡粉色的花朵布满整棵梅树,这无疑为春日增添了一抹烂漫。‘早粉’花期在每年仲春、暮春期间,现在正值初花期。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它们将进入最佳观赏期。

①请你梳理文本内容,帮小文用一句话激发同学们前来植物园观赏的兴趣。(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
②小文看到植物园里梅柳争春,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此时想用一副对联来描述,请你帮他选择最合适的下联_____
上联:千条嫩柳垂青琐                    下联:____________
A.春光占断唯此花              B.万树繁花闹春意              C.满园春色醉宜人              D.百啭流莺入建章
2024-05-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2. 同学们来到合肥园博园的“昆虫博物馆”,见到了各种昆虫,这不禁让他们想到了曾经读过的名著《昆虫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敖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船duò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

我将石蚕的小鞘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

(节选自《昆虫记》)

(1)小语同学在看《昆虫记》时,遇到一点儿困难,请你帮他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船duò(     )                    (     )                    (     )
(2)第一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应改为“______”。
(3)小语和小文在观察昆虫博物馆中各种昆虫标本,请结合《昆虫记》找出该昆虫的合适习性。
昆虫名称:小甲虫①______;螳螂②______
昆虫习性:
A.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          B.为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D.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4)读了《昆虫记》,同学们发现,法布尔能真实地展现昆虫的生活情景,是运用了____________的科学研究方法。
(5)巴金说:“《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请从“趣味”“美感”“思想”中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昆虫记》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80字)
2024-05-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3. 【任务一:名人馆内感人文】同学们走进了名人馆,馆内陈列了很多名人诗篇。细心的小语发现,文人墨客喜欢在诗文中选用特定的景或者物来表情达意,语文老师说,这是意象。

(1)“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钟情的审美意象。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借酒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功业未立、归家无计的思想感情;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借酒寄托自己和朋友间的相互慰勉之情;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欢饮达旦后,用“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举杯吟咏对自然的探索和人生的感慨。

(2)除“酒”之外,“猿啼”也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常见意象。郦道元描绘三峡美景时,引用了南北朝《巴东三峡歌》中的“______________”,借猿声写其凄美;陶弘景钟情于江南山水,借“晓雾将歇,______”写尽茅山的奇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生花妙笔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时,也不忘关注猿啼:“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