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4 1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下面是主持人小语同学设计的开场白,请你帮他完善。

大美中国,昌盛繁荣。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大潮澎,区域发展活力四射,乡村振兴气象一新……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奋斗激情,处处充满美好希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个历经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的百年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huàn发出新的 péng勃生机。

(1)请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                  _________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________(huàn)发               _________(péng)勃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2. 小言同学在 2024龙年春晚《山河诗长安》节目中欣赏到了新潮动画技术呈现的文化盛宴,生发出一些感慨,准备在班里分享,请你帮他补写。
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让我们沉浸式体验古诗文中的美景:塞外“①_______,②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壮阔;醉翁亭“③_______,④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四季风光;乡村“⑤________,⑥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山水美景;泰山“⑦_______,⑧_______”(杜甫《望岳》)的秀丽巍峨。
2024-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3. 下面一段文字是小丰同学观看“致敬科学家”微视频后的学习感悟,请你帮他修改和补充相关语句。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是不断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从自身做起,           

(1)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班会交流中小美同学出示了一张图片,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请你参考右图,结合大家的讨论,合理设计同学乙的发言。

同学甲:逆向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同学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丙:但我觉得逆向思维有缺点。它可能导致思维过于理论化,有些时候,它推出的假设可能不切实际。
2024-05-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困难(0.15)
5. 班会活动进入尾声,你也许会联想到这些词语:信念、创新、敬佩、骄傲、担当、青春……请任选其中两个,在班级留言簿上抒写自己的感言。要求:主题鲜明,语句通顺,80字左右。
2024-05-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的母亲

①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②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③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儿子。

④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未致冻死。

⑤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⑥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A]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

⑦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⑧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⑨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

⑪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

⑫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B]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⑬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C]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⑭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节选自老舍《我的母亲》,有删改)

【注释】①廿:数词,二十。
6.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是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简析老舍笔下的母亲形象。
7.文中多次提到母亲的哭,请你结合语境,比较其异同。
[A]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B]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C]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8.本文语言平实如话,朴素生动又含蓄隽永。请你自选语言片段,从口语和书面语运用两方面进行赏析。
9.老舍在文末说母亲是他的“真正的教师”,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文章题目能否改为“我的老师”?请说出你的理由。
2024-05-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多省密集发文支持,海上风电有一波小爆发

  今年以来,海上风电利好消息不断。沿海各省发布的2024年重大项目规划看,海上风电是关键热词,各大能源开发商布局的海上风电项目更是蓄势待发。业界普遍认为,海上风电小爆发近在咫尺。
  浙江省发改委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清洁能源和新型电力基础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增风光800万千瓦以上目标,以竞争性配置方式推动省管海域风电应开尽开,加大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力度。除浙江外,截至2月底,海南、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也陆续公布了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整体看,各大研究机构对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期保持乐观。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建设成本的不断下降。技术上的成熟固然可喜,也有多位业内专家提醒,海上风电项目非技术成本有上涨态势。以前海上风电项目少的时候,非技术成本肯定不高,但随着规模越做越大,与其他行业用海冲日益增多,用海成本实际有所增加。某风电企业高管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节选自《中国能源报》)

【材料二】

海上风电场成本构成示意图

【材料三】

电从海上来

海风轻拂,风车转动,一座座海上风电机组源源不断送来电能,电从海上来的场景正在我国沿海不断出现。

2007年建成第一台海上风电机组至今,我国海上风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104万千瓦增至3650万千瓦,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近一半,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形成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建设、运维管理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技术链、产业链。2023年,我国风电机组、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固定式基础等产能占全球产能比重均超过60%

我们为什么要走向海洋,发展海上风电?

为提升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从自然条件上看,我国沿海5—50米水深、海平面以上7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资源可开发量超过5亿千瓦。海上平均风速比陆上高20%左右,海上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2500小时,最高可超过4000小时,平均比陆上风电高500小时左右。从区域经济上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是重要的用电负荷中心,海上风电靠近沿海省份,就近接入,对保障东部地区能源电力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海上风电还能与西电东送形成时间、空间上的互补,保障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充裕性。

有助于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海上风电能够带动海洋测风、海洋工程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助力海上风能与海洋潮汐能、海上光伏、氢能、海上油气资源等协同开发,实现设施共享、联合运维,促进海上新型能源产业发展。海上风电还可以和海洋牧场、海洋监测、旅游服务等共同发展,实现海上粮仓+清洁能源立体开发,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多领域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节选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两项是(     
A.在沿海多省加码布局多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同时,材料一也表达出“小爆发”预期下仍应谨慎乐观的态度。
B.材料三的第2段、第4段都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海上发电”与“西电东送”互不干扰,各成体系,非常安全。
D.材料二中饼状图反映了海上风电场成本的主要构成。其中,设备购置费约占工程成本的50%,占总成本的比例最大。
E.“即使其它费用下降10%,总成本下降不到1%,影响相对有限”中“即使”表假设,而“相对”一词表示假设情况出现后的结果,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
11.小文同学从材料一中得出了海上风电成本有上涨态势的结论,请你在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帮他找出支撑结论的依据
12.学校社团同学准备有关“海上能源”的主题活动,下面是他的筹备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他完成。
设置互动问题:
瞩目未来,海上风电将在能源转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汪洋大海上建设“发电厂”,能从哪些方面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拟写回答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桃源行(节选)

王维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13.根据语境,下列对【甲】文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是出自本文的一则成语,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今义多指一下子领悟了某种道理。
B.文中“黄发垂髫”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指代老人和小孩。
C.文中“叹惋”指渔人没有过上桃源这样的生活而感叹惋惜。
D.“处处志之”中“志”是动词“做标记”的意思,“寻向所志”中的“志”是名词“标记”的意思,它们词性不同。
14.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5.【甲】文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有一种“逼真”的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6.【甲】【乙】两个文本共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
2024-05-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7.“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丰富了内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下列用典的诗句在抒发感情上与本词最相近的一项是(     
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8.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辛弃疾词作“于雄莽中别饶隽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气词风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长之处。假如辛弃疾用本词发了一条朋友圈,并在文字的最后配了一个表情,他会选择哪种表情?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       B.        C.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9. 在《水浒传》《儒林外史》《艾青诗选》三部名著中都出现了女性形象。作为班级读书会的会员,你最欣赏其中哪位女性?请结合作品内容谈一谈她的形象特点。
2024-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0. 在“AI助手”框中输入“《简·爱》《骆驼祥子》《西游记》”“分类”“阅读方法”“成长”等关键词,小语同学发现“AI助手”按指令将它们分成了A、B 两组,你认为哪组分类更合理?请根据整本名著阅读体验进行分析。
A.《简·爱》《西游记》
B.《西游记》《骆驼祥子》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1.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世间万物,成长最美。成长不仅限于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胡杨树根系发达,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被誉为沙漠英雄树。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人民日报》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向上向下能从不同角度诠释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1)请以“         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任选一题作文。写记叙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05-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2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94字音  字形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语言表达
4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50.15谈认识、谈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
6-90.4散文
10-120.15非连续性文本
五、文言文阅读
13-160.4陶渊明(365-427)  诗歌鉴赏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诗歌鉴赏
17-180.15辛弃疾(1140-1207)  诗歌鉴赏
七、名著阅读
190.65名著导读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00.4《西游记》  《骆驼祥子》  《简·爱》
八、作文
210.4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