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八年级 期中 2024-05-24 8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辈(xíng)             色(tuì)               裂(jūn)             声匿迹(xiāo)
B.农(yàn)               奋(kàng)          (xī)               然而止(jiá)
C.欺(wǔ)               漫(mí)               (lù)               海枯石(làn)
D.猎(shǒu)             (sè)               (zào)            人情故(shì)
2024-05-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轻风徐徐吹过,一波波涟漪泛起,闪着细碎的光。一只只鸟儿鸣叫着在水面上______。岸边,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轻轻摇曳,老牛从芦丛中探出头,发出几声哞哞的低吟。______有鱼儿忽地跃出水面,闹出一些响动,四周很快又恢复宁静。谁能想到,大漠成了水草丰茂之地,美丽、______而又充满生机。望着黄沙之上的这片碧水,我的眼睛______有些湿蒙蒙的……

A.滑翔   偶然   静穆   B.盘旋   偶然   静谧   
C.滑翔   偶尔   静穆   D.盘旋   偶尔   静谧   
2024-05-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湘江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水运要道。②纵观湘江几千年的历史,似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一帧帧逼真的画面跃然纸上。③或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或焚香抚琴、轻歌曼舞,色调或凝重或明快。

A.“水运要道”“徐徐展开”“逼真的画面”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第②句结构不完整,应删除“纵观”
C.第③句语序有问题,可将“凝重”和“明快”调换位置。
D.“它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气象万千。”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①句后。
2024-05-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句话出自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了浓浓的陕北风情。
B.吴伯萧的《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从不同方面表达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C.《蒹葭》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300篇,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D.朱自清按照“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一原则撰写《经典常谈》,特别关注大众接受的广度。
2024-05-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5. 学校开展“《经典常谈》,经典畅谈”经典推荐活动,请任选下面一部经典,补全推荐语。

我推荐《____》,这本书________。(图片里出现的内容除外)
2024-05-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3)坐观垂钓者,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晓宁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新鲜的香草遍地,落花纷纷,晓宁吟出:“____________。”(请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回答)
2024-05-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①彼采葛兮:那个采葛的姑娘啊。葛,一种植物,下文“萧”“艾”同。②三秋:三季。
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写出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追求、爱而不得的忧伤怅惘、幻想成功的欢快热闹,乙诗则集中表达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B.两诗内容都层层递进。甲诗“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主要体现情节的进阶,乙诗“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主要呈现出情感的递进。
C.两诗都描绘了女子的劳动场景,甲诗中采荇菜,乙诗中采葛、采萧、采艾。
D.两诗都采用了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
2024-05-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余见田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此视西北男子游惰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记》,有改动)

【注释】①浦口:地名。下文“大山家”“旦子冈”同。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             佛印类弥勒(《核舟记》)
B.叹惋                                 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C.日风顺                                 问今何世(《桃花源记》)
D.此视西北男子游惰者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9.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余见田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门有豆棚瓜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11.乙文作者旅途见闻与甲文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有哪些相似之处?
2024-05-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大连这条街直通大海4月上旬,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东港商务区的港东五街让大连再火出圈。这条街全长1.5公里,站在高处远眺,尽头直通大海,客轮从海面驶过,辅以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唯美画卷。

②前不久,沈阳游客石颜到大连自驾游,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二次来大连旅游。刚到宾馆放下旅行包,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卡港东五街。这条街真的太有特色了,怪不得在网上这么火。石颜说,来都来了,我还打算去森林动物园、圣亚海洋世界、老虎滩海洋公园、银沙滩、金石滩、渔人码头等景点玩一玩。

③伴随着这条街直通大海曝红全网,大连所有景区为春季文旅消费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旨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消费体验。

④据统计,清明节假期三天,大连市创下了骄人的旅游业绩,共接待游客32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76.21%:旅游消费额共计31.46亿元,同比增长457.80%。

(节选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①直通大海的这条街的走红,让大连火出圈。伴随着全国游客的到访和喊话,大连翻出了不少家底。连日来,备受期待的大连女骑警来到街头。在港东五街不仅可以看到邮轮在海上驶过的浪漫瞬间,还能看到神秘亮相的女骑警。4名女骑警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制服,现身港东五街与市民和游客互动合影,随后沿港东五街向海边方向巡逻,英姿飒爽,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跟随。

②此外,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的演艺团队也来到港东五街,精心定制的主题小花车载着酷乐、酷啦咪一起闪现,童话王国里的主角们为大连文旅再添一抹亮色。人们感受到了专属于大连的春日艺术氛围。这条街,惊喜正在不断加倍!

③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一场活力十足而又温情款款的快闪在大连市港东五街上演。近百名手持蓝色气球的歌手,与数千名市民和游客一起深情合唱《这就是大连》,将这条通海大街的热度推向新的高潮。

(节选自“大连发布”微信公众号)

【材料三】

大连市文旅局把符合城市浪漫特色的资源整合到一起,比如双层巴士在港东五街设一站,连接东方水城、海之韵、港东五街等热门景点,形成闭环。此外,文旅部门还将该区域所有吃住行游购娱场所,包括菜市场、电影院、图书馆、酒吧、文化场馆以及餐饮店等都提前梳理出来,等到旅游旺季,游客就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安排行程。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游客的出行体验。

(节选自“大连发布”微信公众号)

【材料四】

(根据“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内容整理)

12.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沈阳游客石颜今年第二次打卡大连港东五街。
B.清明假期三天,大连市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消费额均同比大幅度增长。
C.清明假期三天,活力十足而又温情款款的快闪每天都在港东五街上演。
D.为了提高夏季旅游旺季游客的出行体验,大连市将港东五街区域的菜市场、电影院、图书馆、学校和酒吧等场所都梳理出来,供游客届时参考。
1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推荐卡。
大连旅游推荐卡

推荐景点港东五街
推荐理由(1)
(2)
(3)

14.材料四为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2023年大连十大文旅关键词中的一部分。你要把大连文旅推荐给外地游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补全下面推荐语。
我推荐关键词“布局”,因为大连把符合城市浪漫特色的资源整合到一起。
我推荐关键词“热度”,因为大连1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关键词“活力”,因为大连2_______________
2024-05-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

①陕南多梯田。一道蓄水保土的石坎,就是一级台阶。老农从山脚上山,成熟的庄稼从半山腰下山,只有泥土不用抬脚动步,一门心思孕育五谷。农家日子的富态,尽在黄土地的富态里,尽在庄稼人早出晚归的耕作里。旱地多分布在阳坡的山山峁峁,水田则依山势横卧在沟旁。山溪水浸泡出红砂糖般绵软细腻的泥土,一簇一簇的汗珠、露珠和水珠滴进去,入秋后就变成了沉甸甸的稻穗。

②过了雨水节气,春耕的第一犁往往从水田开始。些许潮湿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泥腥味,这是生着肥膘的好田独有的气息。

③水田需要水养。深耕后,农人憨笑着从沟渠边将哗哗流淌的水花赶进田里,如赶着一群引颈高鸣的大白鹅。水中的泥土好似鼓起腮的鱼儿,开始春天的第一口深呼吸,咕嘟咕嘟泛起水泡。

④这头的水田被溪水泡着,被和煦的春光暖着,那边已经开始忙着将晾晒干燥的谷种簸去杂质和秕谷,精选出最饱满的谷粒准备催芽。

⑤清冽的山泉水,先冲,再淘,后泡。等到谷壳彻底软化,巧手的农妇小心翼翼地将其用细纱布包裹起来,装进透气的竹篾筐,放在屋外的干燥处,盖上阳光的被面。三五天时间,半湿半干的谷种,在半睡半醒中萌出新芽。

⑥在水田的正中,农人用新泥为这些初生的稻芽建造出新居——一个三五平方米的长方形簇格,铺上清水的床单,平整熨帖。清明前后,谷种如雨滴般从农人的手中均匀地洒落,在泥水的襁褓里完成育苗。陪伴它们的,是春天的蛙鸣和一群油滑光亮的蝌蚪。

⑦节气到了谷雨,春天和夏天隔空有了第一次握手。草木葱茏,雨水充沛,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⑧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插秧是继春耕春播之后最盛大的农事。早上日头刚升起来,男劳力在田坎上脱鞋脱袜,挽起裤腿,进入水田将秧苗连根拔出,用清水淘去根部的泥浆,扎成茶杯粗细的小捆。待到秧苗全部移除,再将水田耘耥成平整的镜面。

⑨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晌午了。日头已经将水田暖热乎了,正适合下田插秧。村里的男人们排成一排,左手握着苗捆,右手食指和拇指从中分出三两根,捏紧苗身,用手指的力量将根须直接送进油汪汪的泥水里。第一行秧苗笔直地立起身子,苗距齐整,不用比画,庄稼人的眼比尺子更精准。从田里拔出沾满泥水的腿脚,后退一步,紧接着,是第二行、第三行,刚刚还是一汪泥水的田逐渐有了满眼新绿。

⑩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是晃动的水面。波光里,满是泥水、汗水的脸,能感受到秧苗的悠悠鼻息。说着,笑着,憧憬着,水田里是庄稼人朴实的想象和鸟语花香。

⑪当西山的夕阳将一抹红晕洒在水面,微热的山风轻轻拂过,每一株秧苗都在草木和溪流的掌声中抬头挺胸。它们面前的庄稼人深鞠躬,向它们扎根的水田深鞠躬,也向远山近水深鞠躬。它们轻盈的身姿倒映在水中,好似春天的水田生长出的新羽。

⑫入夜,八仙桌上已经摆上酒菜,劳累了一天的庄稼人围坐在一起,不醉不归。他们齐刷刷将酒杯举起,高过头顶,高过浓浓的夜色。我深知,他们是在为新栽的禾苗祈祷风调雨顺,也为大地粮仓祈祷五谷丰登。

⑬离他们不远处,稻田里的夜宴刚刚开始。禾苗和庄稼汉一样,开怀畅饮山溪清流。一群小青蛙第一次打开嗓子唱响丰年之歌。这一刻,大地、庄稼和农人,在茫茫夜色里紧紧拥抱在一起。

(文/吴昌勇,有改动)

【注释】①峁(mǎo):小山包。
15.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段落第①~③段第④~⑥段第⑦~⑪段第⑫~⑬段
内容概括溪水泡田(1)移苗插秧(2)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
深耕后,农人憨笑着从沟渠边将哗哗流淌的水花赶进田里,如赶着一群引颈高鸣的大白鹅。
17.分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说着,笑着,憧憬着,水田里是庄稼人朴实的想象和鸟语花香。
18.分析第⑫段画直线句子运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9.第⑬段以环境描写结尾,有何作用?
2024-05-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汨罗江倒流的奥秘

①公元前278年,秦攻陷楚国都城,屈原闻讯后,悲从中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相传百姓顺流而寻,然而江水突然倒流,在上游30里处找到了屈原的遗体。汨罗江真的会倒流吗?

②汨罗江属洞庭湖水系,自东向西流经湖南省平江县及汨罗市,最终注入洞庭湖,是洞庭湖的支流之一,全长253千米。传说屈原投江殉国之际,大雨倾盆,江水由清变浊,江水倒流,仿佛也在为这位爱国诗人生命的终结悲鸣。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即如今的端午节。

③然而这并非杜撰,当地气象部门对汨罗江流域的暴雨特征统计发现,发生在端午节前后的暴雨过程最多,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屈原投江后汨罗江水出现倒流现象是完全有可能性的。

④那么,汨罗江为什么会在端午前后发生倒流呢?

在汨罗江畔有一座纪念屈原的古建筑——屈子祠,祠中的石碑上记载: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为其实。泉多为地下水的天然出露口,如果地下水量足够大,形成较大的压强,到地表裂缝,地下水就会大量涌出,形成泉涌。一旦泉涌出现,就意味着水下的地形地貌可能发生了变化,那么水的流向也有可能相应变化。汨罗江流经山区丘陵,流域内地下水资源充沛,具备形成泉涌的条件。如此说来,或许是泉涌导致了汨罗江水倒流。

⑥答案好像呼之欲出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考证,屈原投江之处是位于汨罗江下游的河泊潭,地势开阔。江水流速变缓,来自上游的泥沙沉积在这里,长此以往,淤泥阻挡了地下水的出露,平缓的地势也难以具备形成涌泉的压强。汨罗江江底多为完整而坚硬的砂质板岩,也使得大规模的江底涌泉难以形成。因而,泉涌导致江水逆流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⑦江中巨大的旋涡也能够改变局部水流的方向。汨罗江中段,有一个名叫澄潭的河湾,这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江底存在着许多深潭。在端午前后,这种深潭遇上端阳水,江面上就会产生巨大的旋涡和暗涌。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倘若恰逢水涨,遇上江中的巨大旋涡,遗体被裹挟着冲到上游是有可能的。

⑧那么,旋涡会是江水逆流的原因吗?很可惜,答案又要令人失望了。澄潭底部的巨大深潭位于河道拐弯处,其深度远远大于其他河道。端午前后,暴雨来临,山洪受到河湾阻碍,冲击河床,江水在拐弯处受离心力作用形成横向环流,环流遇到普通水流,最终形成旋涡。然而,这样的旋涡对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多形成于弯道处,且其威力尚不能使整条江倒流。

⑨常言道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江河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的。但是汨罗江流域地势是西低东高,所以其江水是往西流的。汨罗江与洞庭湖相连,最终注入洞庭湖,汇入湘江。而长江来水和湘、资、沅、澧四水在洞庭湖汇合。

⑩端午之际,当地普降暴雨,导致洞庭湖水位暴涨。此时,洞庭湖的水位高于汨罗江下游水位,便会有大量湖水倒灌进入汨罗江,使得汨罗江反向流动,形成江水倒流的奇观。

⑪谜底揭晓,正是水位差使得洞庭湖水倒灌入汨罗江,才导致汨罗江水的倒流。

(文/刘楚薇,有改动)

20.本文采用了从______________的逻辑顺序,首先介绍屈原投江后江水倒流的传说,然后逐一分析_______、旋涡说和水位差说三个江水倒流的成因假说,并得出结论。
21.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汨罗江畔有一座纪念屈原的古建筑——屈子祠,祠中的石碑上记载:“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为其实。”
22.结合第⑥段加点词语,简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据考证,屈原投江之处是位于汨罗江下游的河潭,地势开阔。
2024-05-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一种传统习俗,传递给我们的是快乐,是温暖,是力量,是精神,是文化……传承习俗,就是在赓续中华民族的血脉。

请将“这习俗,果然给了我______”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4. 请任选下面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灯笼》《大雁归来》《桃花源记》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4-05-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65词义辨析
30.85短语的结构  病句辨析与修改  衔接与排序
40.85文学常识综合
70.94诗歌鉴赏
二、名著阅读
50.94《经典常谈》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10.8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2-140.65非连续性文本
15-190.65散文
20-220.15说明文
六、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240.65应用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