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4 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甲)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乙)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一丝不苟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丙)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丁)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áo)B.酷(shì)C.轻(níng)D.气(fèn)
2.上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凌空B.悄然不惊C.振耳欲聋D.由衷
3.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屏息敛声B.一丝不苟C.眼花缭乱D.如梦初醒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D.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跳了起来
5.与上面这段文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A.《回延安》B.《蝉》C.《一着惊海天》D.《马说》
6.“又潇洒自如”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A.甲B.乙C.丙D.丁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4)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斗折蛇行,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6)《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回答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拂乱其所             已后典籍皆板本(《活板》)
B.困于心,衡于          此皆良实,志忠纯(《出师表》)
C.则无法家拂士          自钱空,而钱不湿(《卖油翁》)
D.则无敌国外患者       ,得其船(《桃花源记》)
9.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0.作者在第①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想要证明什么?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今天你笑了吗》,回答各题。

今天你笑了吗

①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说笑能使人年轻。医学研究表明,笑的确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很多处于休眠状态的基因,通过笑这种刺激,就可以把它们唤醒。

②医疗机构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过测试,看看笑对患者是否有影响。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看半小时喜剧和悲剧电影的片段,两次观看间隔8个小时,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gōng)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有14人在看过悲剧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喜剧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对患者的心电图测试表明,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笑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显而易见。

③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多次大笑,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船十分钟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quán)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能减肥,还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

④笑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加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笑声中得以放松。

⑤笑还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生活需要笑声,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笑容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交的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笑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刻受到感染,身心愉悦。只要有时间,应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的艺术,让自己多笑几声。朋友,今天你笑了吗?

(选文有改动)

11.请简述笑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12.对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看半小时喜剧和悲剧的电影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8个小时,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gōng)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有14人在看过悲剧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喜剧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

A.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B.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C.打比方             分类别             列数字
D.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13.第⑤段加点词“密码”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笑需要“投入”什么?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老玉米》,回答各题。

老玉米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上要强得很,从不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的,咋就回来啦?”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hāo)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着凉快,能干俩钟头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锄头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⑪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

⑫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微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慢向下流。

⑬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曾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⑭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⑮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米吱吱的拔节声。

⑯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选文有改动)

15.家栋为什么要回家看父亲?
16.第⑦段中为什么“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
17.第⑬段中“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是什么意思?
18.第⑪段中,父亲为什么要和儿子谈论爷爷的往事?
19.文章的题目“老玉米”在文中既指,又指。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让阅读为青春增色》,回答各题

让阅读为青春增色

①最是书香能致远。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所以,阅读可以丰富青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②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甲)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唤醒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阅读兴趣激发到阅读习惯养成,由要我学我要学,由学一阵学一生,青少年才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

③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读,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乙)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

④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在祖国大地上躬身践行,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丙)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更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担当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阅读氛围。(丁)加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创建,从阅览室到图书馆、文化馆,从黑板报、宣传栏到文化墙……把读书的环境搭建起来,让读书的氛围浓郁起来,凝聚家、校、社会的强大合力,就能激发广大青少年读书学习的热情,以阅读丰盈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养,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选文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22.指出下面句子的论证方法。
(1)“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
(2)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
23.下列论据放在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____________处(甲乙丙丁),请简述你的理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024-05-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命题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舍得一词的解释是:愿意割舍;不吝惜。

才能有。不愿意割舍,不懂得放弃,前行之路很可能步履艰难。只有学会放下,懂得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请以“舍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5. 给材料作文

一天,一个和尚见一只蝎子掉入水中,就伸手去捞它,不料被蝎子蛰了一下。和尚并没有放弃,继续去捞这只蝎子,蝎子又一次蛰了他的手……最终,奄奄一息的蝎子被捞了出来,和尚的手也被蛰得疼痛难忍。旁观者问和尚:“大师,它这样蛰你,你为何还要救它呢?”大师说:“蝎子蜇人是它的天性,我救它性命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我的天性呢!”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善良成就伟大的人生;人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颂扬⋯⋯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4-05-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60.65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文学常识综合  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8-100.65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1-140.65说明文
15-190.65小说
20-230.65议论文
五、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25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