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一模 2024-05-27 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下面是有关清明的材料,其中有些字词小慧拿不准,请帮她判断。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 瘁)的节气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变化、时令顺序的标(致 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在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它承着寒食、扫墓与踏青的功能。随着时间流逝,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为一天,才有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并纪念先祖的功能。清明节扫墓,是礼敬祖先、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她作出选择(     
A.hóu zǎi shènB.hòu zài shèn
C.hòu zǎi zhěnD.hóu zài zhěn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024-05-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 小慧想在下面一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她补写。

古人用一支笔写尽四季的轮转和物候的变化。西湖之畔,白居易用“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点染了早春的生机;三峡两岸,郦道元用“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三峡》)展现了盛夏时节江水的浩大与湍急;远行路上,马致远用“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天净沙·秋思》)描绘了深秋的凄凉萧瑟;湖心亭上,张岱用“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寂静空明;塞北胡天,岑参以花喻雪,用“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勾画出奇丽的边塞雪景。

2024-05-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小慧准备制作节气宣传视频,请你从下面两个节气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帮她设计一个视频脚本。
A夏至       B大寒

示例:立春:我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我的到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2024-05-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活动小组想为下面的文字配一幅插图,小慧打算将下边的图片推荐过去,但需要结合画面内容说明理由,请你帮助完成。

“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提示:图片中饺子中间的图案为人物及楼宇的剪影
2024-05-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5. 小慧拟写了一副有关节气的对联,但不小心把顺序打乱了,请你帮她把对联组合完整,并将上下联填写在横线上。
河柳 大雪飘飘 正绽红 添暖意 东风习习 欲萌翠 山梅 接阳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开往边远山区的火车

戴希

你在某所重点大学上学,半年后将要毕业。他是你的同班同学。为了写好毕业论文,你们结伴前往边远山区调研。

你们并肩坐在一列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上,一边欣赏窗外的山山水水,一边畅谈未来。火车终于到达站点,你们下车步行很长一段山路后来到一个山村,住下来后,才知道这个山村山多地薄,离县城远,交通不便;村民种的粮食,不但产量低,还得人背肩扛,徒步远行到集市去卖。一般早晨天刚亮,村民就出门赶路,晚上天擦黑才能回家。

所有这一切,村民们都坦然面对,他们顽强坚守,毫无怨言。

你们各自住在一户农户家。

你住的那户只有奶奶和孙子留守。奶奶七十多岁,孙子七岁,奶奶和孙子穿着破旧。可他们生活从容,充满阳光。

每天早晨六点前,奶奶会起床做早饭,做好饭后和孙子一块儿吃。说是做饭,其实就是煮锅稀饭,抓点儿咸菜放里面;或者煮点儿面条,舀点儿辣椒油再放点儿葱花。

吃过早饭,孙子背上旧书包,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赶往山村小学读书。虽然学校有些简陋,可是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专心致志。

孙子上学去了,奶奶就去喂牛放羊、种菜栽树、割草砍柴……往往忙碌至夜幕降临才回家做晚饭。

孙子放学回家后,如果天没完全黑,他便在屋檐下的明亮处,趴在一张高木凳上认真地写作业。

不上学时,孙子会帮奶奶干活儿:要么在厨房里,有模有样地生火做饭;要么上山打柴,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干柴,气喘吁吁……

你住进他们家后,他们的饮食依旧,只是吃饭前,如果有鸡生蛋,他们要给你煎个鸡蛋或冲碗蛋花,而以前,他们家的鸡蛋只是用来卖钱买日用品的;他们的劳作依旧,只是不让你像他们一样干活儿。你要辅导孙子读书做作业,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奶奶也乐得合不拢嘴。

你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奶奶说可不能让你受苦;孙子说向你学文化长知识,机会难得,他打心眼里,愿意你来他家。你心里漾起粼粼的潋滟。

你送给奶奶和孙子每人一套新衣服,又送给孙子一个新书包,他们高兴坏了,宛如得到了人间珍宝。你问他们:“为什么新衣服不常穿,新书包不常用?”他们说:“这么好的东西,哪舍得!新衣服等过年时穿,新书包等旧书包不能用了再用。”

住在另一个困难户家的他,眼里也经常含着感动的泪水。

一个月后,你们结束调研。要离开山村时,闻讯而至的村民把你们送到村口,久久不肯转身。望着他们,你们心潮起伏。

“我打听过,山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急需学历高的老师”,并排坐在返程的绿皮火车上,你真挚而诚恳地对他说,“我们同为师范生,教书育人更有优势。不如,毕业后我们再结伴来山村支教吧?”

看着你期待的目光,他情不自禁地点头。你们会心一笑。

约定的时间到了。你们准备乘上开往那个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学校支教。

可就在火车开动之前,他止步了:“我们还是别去了,山村条件太差、日子太难熬,不如回城里找工作,寻求更好的发展吧?”你大吃一惊。

“怎么能这样呢?”盯着他的双眼,你坚定地摇头,“不,我必须信守诺言!”

就这样,你们一个临阵而退,返回大城市谋职;一个毅然前行,登上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去山村支教。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

艳阳高照的日子,你受邀进省城参加全省优秀教师表彰大会。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你热泪盈眶。

颁奖大会结束,他迫不及待地找到你。

又是火车站,在你准备乘上那趟开往边远山区的绿皮火车之前,他下意识地拉住你的手:“别再去山村受苦受累了,留在省城吧。”

你轻轻抽出自己的手,上下打量他半晌,依然坚定地摇头:“不,山里的孩子更需要良好的教育,我舍不得撇下他们!”

你又登上熟悉的、开往边远山区的那趟绿皮火车。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4年第1期,有删改)

6.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7.“你”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为什么还要写“他”这一次要人物呢?
8.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9.有人说,选文中“你”的做法值得肯定与赞美,而“他”的做法应该受到谴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024-05-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