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7-05-13 2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______________》)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__________________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2. 名著阅读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①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②___________,又唤③__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④___________

2017-04-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挑衅(xìn)        发绺(liǒu)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qù)
B.遴(lín)选          风靡(mí)            金壁辉煌             相得益彰(zhāng)
C.殷(yān)红        恣(zì)情             嫉(jí)妒            晶莹剔(tì)透
D.跻(jī)身            摒(bìng)弃        憎(zēng)恶       叱咤(zhà)风云
2017-04-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治乳剂疫苗。
C.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新高潮,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2017-04-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在上个世纪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C.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新年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D.《环球时报》“史海回眸”版的63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不少文章堪称“独家”。
2017-04-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6. 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
2021-12-26更新 | 813次组卷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一)古诗阅读

春游湖【宋】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7.“夹岸桃花蘸水开”这句诗,给人无限的美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美景。
8.诗歌的最后一句“小舟撑出柳阴来”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③。贼闻其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李伯时:北宋名画家。②小史:书僮。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意思
(1)贼闻其画:                            (2)广毅然以实不能画:
10.下列句子中哪一句没有古今异义词               
A.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D.胁以白刃,不从
11.翻译下列句子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12.从赵广拒画的事迹中,你能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017-04-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母亲的菊花

(1)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2)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笋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3)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4)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5)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6)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7)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8)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9)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13.从(2)、(3)、(4)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拍照这件事的哪三种态度?
14.选文(6)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对表现菊花有什么作用?
1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标题“母亲的菊花”有什么含义。
2017-04-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反馈测试语文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的恶习告别…… 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关于告别,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体会?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选择题
4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名著阅读
20.85文学常识综合
三、选择题
30.85字音  字形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60.85衔接与排序
四、诗歌鉴赏
7-80.64
五、文言文阅读
9-120.65人物传记类
六、现代文阅读
13-15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七、作文
1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