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一模 2017-06-17 26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迫(qiǎng)      渎(xiè)     绔(zhí)            吹毛求 ( cī )
B.秀(qí)            身(jì)       褓(qiáng)        孜不倦(zī)
C.眼睑(jiǎn)          睢(zì)       (diàn)        顶礼拜(mó)
D.咀(jiáo)          睥睨(pì)       (shì)犊          骜不驯(jié)
2017-06-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皲裂   正襟危坐   目不窥园   谈笑风生   沧海桑田
B.辨别   相题并论   断壁残垣   奄奄一息   天伦之乐
C.谰语   坦荡如砥   引经具典   一反即往   战战兢兢
D.造诣   毛骨耸然   自出机杼   殉私舞弊   鞠躬尽瘁
2017-06-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3.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2017-06-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C.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2016-11-18更新 | 66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2届重庆江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份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C.⑤①④③②D.⑤②①④③
2023-10-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九年级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2)李煜《相见欢》中,通过萧瑟秋意表达词人孤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5) 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2017-06-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材料一中的两个段落分别介绍了这档节目的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
(3)“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假如你参加了诗词大会,主体字为“酒”,请写出你能吟诵的带“酒”字的两诗句。
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9.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问题。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2017-06-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 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 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A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B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0.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11.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2016-11-18更新 | 884次组卷 | 7卷引用:2014届江苏淮安洪泽县九年级下学期调研测试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独对夕阳美好

邓皓

①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

②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你专注于看那画屏时,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③浩然的天宇许多的时候是单调而苍白的,无数的日子太阳就一整天不肯露出脸来,所以,你去看天,没有一个时光比夕阳叠挂于蓝天更美好。哪怕日出时的那种辉煌,也远远比不过夕阳隐退时的那份沉静的壮观。何况,欣赏美丽要有一份清静、怡然的心态。在观望日出和日落之间,谁会拥有更多的怡然,还用说么?

④小的时候,家乡有一条河,是河却唤作沱江。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那时,我们喜欢去沱江边戏耍,打水漂,捉螃蟹,几个人一块的时候,还能划船呢!尤其是秋天,汛期之后河水退去,整个的沱江静若处子。站在沱江岸边,极目远眺,弯弯曲曲的便是一条白白的练带。你的思绪就要随着这素洁的练带翔舞开来。而黄昏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一只只白色的水鸟在亮翅斜飞,时而掠过水面画出一圈圈涟漪,无穷的自在。而这时夕阳总是倒映在清澈而静寂的沱江里。远远望去,便函是一团火球在五彩的光波里沐浴。我们心里感受着这无穷的美好,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王勃就吟诵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句了。那时,小小的我只知夕阳的美丽,却无论如何不知道在夕阳里寻觅一份美好的心境。犹如那时候生活在乡下的我,看着父母从田间归来,脸上总挂着幸福而满足的神情。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心里有什么快乐了,却不知他们的快乐来自他们踏着夕阳归来的那份心情。

⑤待我慢慢长大,我才知道人类生命中一半的美丽来自对自然景观的留意和欣赏。我不敢想像天空没有日月星辰的轮回会是什么模样?季节没有春夏秋冬的变迁会是怎样的萧索?树木没有春华秋实的更替会是怎样的荒凉?我于是开始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而这份留意让我发现了人生原本充满着好丰富的情趣!也许是作家大都喜欢孤独和宁静,我是极其喜欢在夕阳里沉思遐想的。面对一轮夕阳,端坐在阳台上,或者散步在郊野,让桔红色的光波在周身沐浴,摊开手来,握一把暖暖的夕阳,你便能找到“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而正是在这种恬然的心境下,你的思绪便纷纷扬扬地散开来,那份情境沉浸而美好。你呆以想像卢梭的名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许其中最奇谲的灵感和哲思就来自夕阳下的思考呢!

⑥有时候,我会被人生的一些不如意弄得情绪低落,而这时候最是我独对夕阳沉思的时候。那夕阳虽然静默不语,却以她博大和壮观的内蕴扩展着我的心胸。人生难免有失意和挫折,就像这夕阳如此美好,也有消融在天际的时候。而自信的人儿不是乐观地道出了一句“夕阳今朝落下去,明朝依旧爬上来”么?我于是更加喜欢在夕阳里审读人生,去用心感触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我把独对夕阳的静思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参禅。

⑦是的,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所以有人说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何况,我真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里独对夕阳的美好。甚至,我可以对那轮夕阳说:你整个儿就是我的呢!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⑧于是,一些简简单单的日子里,我不惧怕贫穷的劳碌,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小心地爱着我拥有的生活

14.通读全文,概括“我”所钟爱的夕阳有哪些特点。
15.阅读第④段,简要概括“我是因为沱江爱极了夕阳”的原因。
16.请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那夕阳就分明跃坐于画屏之上,像极了安详静坐的禅者。
②让人快慰的是:夕阳并不责备我的贪婪。
17.写出文章结尾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
18.“人生的美好是无穷尽的,只要你有心投靠美丽。”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2016-11-18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启东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②。负笈③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屡麻蒿⑥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 】①任末:人名。②常师:固定的老师。③笈:书箱。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静:同“净”。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同舍生皆绮绣     被:
(2):主人日再            再:
(3):依林木之下        或:
(4)其衣裳                 题:
20.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无从至书                       属于作文记之
B.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C.人不学,则何以成             不思则罔
D.不学                                 花之隐逸
21.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22.〔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旨?请简要分析。
2017-06-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3. (1)童年走了,其实快乐却常在;旅游结束了,其实美景却常留;朋友远离了,其实友谊却不曾疏远;好书读完了,其实感受却不曾消失……
请以“其实 不曾消逝”为题,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06-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四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  其他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
60.85衔接与排序
二、字词书写
30.94成语和熟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图文转换  诗  提炼与概括
五、诗歌鉴赏
90.65王维(701-761)  诗
六、现代文阅读
10-130.65杂文
14-180.4记叙文
七、文言文阅读
19-220.65东晋其他作家  宋濂(1310-1381)  议论说理类
八、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