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7-10-05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zēng)   忿(huì)   睢(zhì)   样(mú)
B.(yē) (chá)   (jìng)   免冠徒(xiǎn)
C.然(fú)   (léng)   逗(liáo)   以头地(qiāng)
D.断(júe)   (dǐ)   笑(chī)   大义(shēn)
2017-10-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嘻闹的可能。
B.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C.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D.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17-10-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B.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2017-10-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C.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2017-10-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陈涉世家》,完成下列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喜,       无与为乐者
B.亦死   暮而果大其财
C.扶苏以谏故   果得于里外
D.至陈其两膝相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而不能通其意
B.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当立着公子扶苏
C.令辱之,激怒其众   怪之矣
D.佣者笑应曰   野芳发幽香
7.对文中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了田地上的耕作,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与其等着被杀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D.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军官十分恼怒,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做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文章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2017-10-0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____________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___________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晏殊《破阵子》)
(2)请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下阕和李清照的《醉花阴》上阕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指定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0.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11.我们能从成语里听到什么样的歌声?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12.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
13.成语文化博大精深,请你另外再列举出两个有关音乐的成语和两个有关书法的成语。
2017-10-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4. 根据要求作文。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真话抒真情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2019-10-26更新 | 49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庆阳卷)语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