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7-10-11 4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
(1)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查子   元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
(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2017-10-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和“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D.“身老沧州”与“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2017-10-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云而岩穴暝   (          )   (2)溪而渔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的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2017-10-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1)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于营阵,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8.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使观于营阵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虚实 ______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令生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无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了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2017-10-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