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 八年级 期中 2017-11-14 2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吞(shì)         (huì)    褓(qiáng)        首低眉(hàn)
B.黑(yǒu)           (pǔ)   滞留(zhì)           然失色( àn)
C.仃(líng)          利(xī )       (yē)             仙露浆(qióng)
D.尴(gà )      白shà               溅(bèng)          立凝望(zhù)
2017-11-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       (        )
A.潇洒     巍然     摧古拉朽
B.文彩     默契     筋疲力竭
C.诘责     绯红     诚惶诚恐
D.嬉戏     锃亮     抑杨顿挫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
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B.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写文章如行云流水,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C.2017年重庆的夏天天气奇热,流金铄石,连空气似乎都窒息了。
D.这些不起眼的小街小巷往往藏污纳垢,各类闲散人员流窜其间,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
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4. 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花香阵阵,清风朗朗;
             ,你尽可轻启朱唇,品鉴暗香盈口,余味环绕。
①语文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语文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语文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2022-01-07更新 | 667次组卷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6. 根据语境,仿照例句,再描写一种景物,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句式大体相似即可。
例句:小溪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
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
                                                    
2017-11-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7. 综合性学习。
(1)请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4个字。

本报讯(韩雪峰高长升)   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中,以《卖烧烤的小女孩》为题,报道了望奎县“十佳美德少年”高雨欣的感人事迹。

高雨欣.2002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农村。2008年春天,父母离婚后.母亲郝敏带着当时6岁的雨欣和5个月大的妹妹雨彤投奔年迈的姥姥.住在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家里.一家五口靠着姥姥和舅舅的低保费度日。2010年,精神失常的舅舅突然砍伤了妈妈.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妈妈住院.雨欣担起了照顾全家的担子:做饭、洗衣,看姥姥和妹妹,目前以和妈妈一起卖烧烤度日。今年。高雨欣以四门功课全获满分的成绩成为小升初考试中全县第一名.升入了望奎县第四中学。高雨欣是望奎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突出典型.她品学兼优、孝老爱亲、坚韧不拔、自强上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特别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晚间新闻》节目。先后深入地报道了高雨欣的感人事迹.使高雨欣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2)学习了八年级上册二单元后,初二(1)班要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请阅读以下文字.然后作答。

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准.但关于爱的本能.却似乎需要经常被提醒。日益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忽视了下岗工人的艰辛、让我们忽视了畏缩在街角的流浪汉、让我们忽视了贫困山区食不果腹的孩子……,请我们把目光投向郡些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吧。


①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②自古以来,关于爱的名言警句有很多,请根据你在本次主题活动中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名言。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③在大家知晓高雨欣的感人事迹后.全班同学都想献出一份爱心。为满足大家的心愿.本次活动特意设计了“人人献出一份爱”的捐款活动。大家踊跃捐款的同时,平日铺张浪费成性的小明对本次活动却不以
为然,请你劝说小明积极参与这次活动。
2017-11-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8.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攀条折其荣, 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7) 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
(8)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完全陶醉,流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1-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三峡


       由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额,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乘御风(             )   
(2)哀转久(           )
(3)夕日欲(           )       
(4)其奇者(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乙两文都写山川,甲文语言清丽,乙文语言精练生动。
B.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猿鸣。都是为了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
C.甲文中的山具有连绵高峻的特点。而乙文则只突出了山高的特点。
D.甲、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对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2.甲、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用到了多种景物描写的手法。请参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简要分析。
示例:两文都运用了俯仰结合的方法,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乙文中“高峰入云”是仰视,“清流见底”是俯视。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记叙文阅读
守候一株水仙
朱钟洋
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忽然,母亲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富贵和灿烂。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腐朽、干枯。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赖以生存的根须已被掏空了养分。
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看着母亲执著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任由母亲去折腾。
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可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我知道,即便水仙长出了绿叶,也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然后春日里悄然落尽。尽管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水仙不是不能开花吗?这株水仙是怎么开花的?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呼吸都屏住了。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转眼之间这位落入凡间的仙女就要离我而去。
一株被带离故土的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在快成一株干草的时候,被一位疼爱它的人拾起,小心浇灌,倍加怜惜。想不到,身处他乡的水仙,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个顽强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颗执著开花的心。我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在守候?我们的生命是不是也能像一株水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动;珍惜生命里所有的好,让生命极致绽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9期)
13.选文作者将三个对象交织着写构建了全篇。请感知全文,从所给词语中选用最合适的三个填空。
放弃 惊叹 折腾 随便 呵护 不懈
母 亲: 执著守候——(①)生命
水 仙: (②)生长——绽放生命
“我”:难信事实——(③)生命
14.选文运用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请问全文作了哪些对比(至少列出两条)?
15.选文语言清新质朴,含义丰富。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1)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在主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独有的姿态展现自己的价值。(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6.选文最后由物及人,谈到了怎样对待生命和人生。其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是哪个观点?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炊烟

张鹏程

炊烟,是乡村的灵魂。

②一方旷野,有了第一缕炊烟,才有了人家。几户人家,组成了村庄。有了村庄,炊烟成了别样移动的“森林”。乡村,正是有了这淡墨的点染才诗画同园,魅力无限。一片旷野,满目画意。几十户人家,是旷野上长出的香菇,缕缕炊烟,是香菇连连的哈欠。乡村可以被旷野掩埋,但是,炊烟是隐不住的,它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任你如何遮盖,它总有办法冒出头来。

③乡村最恬静、最温情的时候,便是炊烟飘起的那一刻。记忆中,黄昏中的炊烟是徐缓的、抒情的、淡然的。你无法想象,它们刚在烈火中涅槃,又奋争在漆黑的烟道,满身伤痛。一经破囱而出,它们便成了最美的绽放。满目灿笑,一心坦然。像昙花,像月辉,像一个贤良的淑女,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有素。一片片炊烟徐徐地离开一户户农家,向着更远处飘去,最后融入天边。于是,它们成了一朵云,一座山,一片海……

④很久以前,它们还不是炊烟,它们也从不曾想过能成为炊烟。它们是一株株碧翠的生命,鲜活在野外,灿烂着沃土,恣肆了生命。鲜艳的花朵,引来了劳碌的蜜蜂;满身的翠绿,被鸟们衔去做巢;敞开的胸怀,接纳了大把的阳光。离开了那片土地,它们枯萎了,风干了。但是枯萎不等于死亡,风干也未必是消失。枯萎,是更鲜活的再生;风干,有了更空灵的飘逸。缕缕炊烟,是它们的魂魄,是它们的眷恋,是它们生命更精彩的绽放。万事万物,都是通过一缕炊烟得到了飞跃和升华。

⑤乡村的炊烟,是味觉的盛宴。张家的鲜鱼,李家的嫩鸡,王家的肥羊……小村所有的美味,都是通过炊烟酿成的,又都是通过炊烟会集和传播的。那美味,成了乡村别样的烈酒,醉人醉心醉生灵。不尽的美味,逗得那些鸟们站在枝头歌唱不止、那些家畜亢奋难安;夕阳更是红着脸,迟迟不肯归去。没有哪位厨艺大师,能烹出乡村炊烟中那鲜活饱满的味道。没有哪一种味道,能被炊烟渲染得那样淋漓尽致。

⑥点点炊烟,像小村人一样,相扶相搀,相容相爱。哪一天,整个村庄的炊烟都消失了,怕是随之而来的是荒凉,是死亡。日出日落,是炊烟极好的舞台。他们歌唱卑微,歌唱琐碎,歌唱平淡,歌唱幸福……各种牲畜,也不会错过这个舞台。长长的牛哞,挽留着夕阳;声声狗叫,驱赶着暮色;嘶嘶马鸣,呼唤着温馨……大鹅的叫声,一惊一乍;肥猪只能哼哼,也吟出满心的欢喜;老母鸡小声地叮咛小鸡仔,一首摇篮曲给孩子们一个酣酣的梦……炊烟,给动物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舞台,生灵们的交响曲犹如天籁。

⑦如果说,黄昏中的炊烟,带了几分柔情,那么,晨曦中的炊烟则多了几分神秘。⑧炊烟,由寥落到稠密,见证着小村的壮大;由寡淡到浓香,彰显着小村的富足。

17.本文围绕“炊烟”,写出了乡村美景。阅读②—⑥段,从文中找出相应段落的中心句。
②有了第一缕炊烟,才有了人家。
                                                                                 
④缕缕炊烟,是它们的魂魄,是它们的眷恋,是它们生命更精彩的绽放。
                                                                                 
⑥日出日落,是炊烟极好的舞台。
18.有人认为,本文主体部分描写的是炊烟,可是第④段却写植物的生命,第⑥段却写动物的表现,显得偏题。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19.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张鹏程,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
学生:本文重点是写黄昏的炊烟,为什么还要写“晨曦中的炊烟则多了几分神秘”?
张鹏程:                                                                                  
20.本文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描写,具体展现炊烟的袅娜风姿,读来趣味盎然。请从第②段或第③段中任选一处描写抄下来,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题目 炊烟 作者 张鹏程
佳句摘录               赏析品味               
21.如何理解第⑧段的含义?
2017-1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请从(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粝而充满了生命喧嚣的手掌吗?还记得第一次眺望窗外时,落在窗棂上,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
就是那一寸阳光,那一树雨露,那一枚秋天的红叶,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那一张雕刻着我的光阴故事的课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请以“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己确定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2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4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50.65衔接与排序
二、语言表达
60.65修辞手法  压缩语段
三、综合性学习
7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文段综合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  词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9-120.4郦道元(470-527)  山水游记类  陶弘景(456—536年)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3-160.4记叙文
17-210.65散文
七、作文
220.65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