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山东 九年级 期中 2017-11-17 2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胸 jīn               chǎn           sāo          衣 suō
B.襁褓qiángbǎo        yīn                        弱chán
C.取jué                liào            水 chān        赠kuì
D.寒chen            或 jiàn             气dáo            rǎng
2017-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2.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田字格中订正。
吹毛求疵        断臂残垣     芒刺在背       望眼欲穿   
润如油膏        沉缅            周道如坻       遮天蔽日   


2017-11-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3.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隔楚云端。《早寒江上有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国周齐秦汉楚。《山坡羊·骊山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朝天子》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⑧行者见罗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陌上桑》
2017-11-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B.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C.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他尽力把身子挺得高些,直些。
D.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2017-11-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资委各部门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举行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多次会议,通过并审议《国资委落实实施方案》。
B.那时正值炎热的酷暑,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
C.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获得幸福,这是商业广告宣扬的幸福观的致命缺陷。
D.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使调研组认为我们这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服务发展、心系民生”的理念。
2017-11-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文登区电视台准备拍摄系列电视纪录片《文登村庄影像志》,记录下村里的老屋、老井、老胡同、老树、老地名、古庙、古桥、古碑以及关于祖辈们的那些故事。请以“美丽文登——留住乡村记忆”为主题,为纪录片片头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生动简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2017-11-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名著阅读

列举格列佛在布罗卜丁奈格王宫遇到的危险(写2个)

2017-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8.选出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娱其意山水之间     为小门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盖亦精力自致者        缚背刃
C.此其故迹                  春为月
D.方羲之不可强以仕        罗纨盛,多于堤旁之草
9.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   
A.羲之之晚乃善       “晋王右军墨池”
B.则学岂可以少哉     齐人善盗乎
C.然后世未有及者     虽一不以废
D.岂信                  有池洼而方以长
10.翻译句子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11.文中写羲之“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有何作用?
2017-1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小题。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奇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济贫困,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②决之:决断政事。③仓:仓库   廪:仓库中的粮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齐君使治阿 ______       追者_______老者之智______ 私兵战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
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困,阿县大治。
14.阿地人民“遂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5.读完本段,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7-11-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麦与镰的季节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16.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收割麦子赞美麦子
温情努力生长牵挂母亲

17.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18.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19.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季节变化和自己情感思绪的变化,把这所有的材料巧妙地交替融合在一起,让文章显得跌宕起伏。
B.文章中比喻和拟人的大量运用,使整篇文字生动且具有了张力
C.作者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于字里行间,由此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他对麦子的礼赞,还有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恋。
D.“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2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

2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2.文章开头作者从“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写起,好在哪里?
23.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4.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世间最有滋味的,莫过于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

请以“人间有味是       “为题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要7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11-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40.65标点符号
50.85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二、字词书写
20.94字形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94名句名篇默写  诗  其他句子默写
四、语言表达
60.65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五、名著阅读
70.65小说
六、文言文阅读
8-110.65人物传记类
12-150.65人物传记类
七、现代文阅读
16-200.65散文
21-240.65感想
八、作文
250.65其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