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辽宁 七年级 期中 2017-12-10 3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酝(niàng )       (què )        落 (zhuò)             (lóng)
B.粗(kuàng)        临(lì)            镜(léng)             ( cuì)
C.分(qí)             (zhuùn)       傥(tì)                 捻 (cuō)
D.职(xùn)            塌(tān)          (xuàn)             伏 (quán)
2017-12-1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大相迳庭   参差不齐   怪诞不经   神采弈弈
B.惊慌失措   刨根问底   拈轻怕重   来势汹汹
C.见异思迁   提心掉胆   不求甚解   油然而生
D.人声鼎沸   咄咄逼人   畏罪潜逃   喜出忘外
2017-12-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百色市交警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花香阵阵,清风朗朗;
             ,你尽可轻启朱唇,品鉴暗香盈口,余味环绕。
①语文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语文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语文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2022-01-07更新 | 667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仿写。
例句: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宽容是                                                          
2017-12-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8. 名著知识。
⑴《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____________(体裁)。其中有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如________________。(篇目)
⑵《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9. 综合性学习。
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下列各题。
《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部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0. 古诗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 曹操的《观沧海》 )            
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更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
⑺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2017-1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人不知而不(         )(2)吾日三吾身(         )
(3)思而不学则(         )(4)知之者不如之者(         )
1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课内现代文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内容
16.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味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18.说说下面两句话中括号前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9.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0.“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017-12-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 ? ”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⑾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⑿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⒀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⒁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⒂听了徐老师 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2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2)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22.通读全文,说说题目“那年花开”的含义。
2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2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2017-12-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分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让人心情愉悦的……


请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命题作文
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文学常识综合
50.65衔接与排序
60.65修辞手法  比喻  夸张  借代
二、语言表达
7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著阅读
80.94中国古代作者  中国现当代作者
四、综合性学习
90.94文化常识综合
五、名句名篇默写
10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65其他春秋作家  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5-200.85中国现当代作者
21-240.65散文
八、作文
250.65青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