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广西 七年级 期中 2017-12-11 2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确( záo)       (xiāo)        (qí)        众目睽(kuí)
B.弹(huáng)     然(wǎng)        傥(tì)        吾身(xǐng)
C.叨(xù)       镜(líng)        (duò)       饥肠辘(lù)
D.临(lì)          (kuàng)       (bāo)       不亦乎(yuè)
2017-12-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旬予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A.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爷爷驾驶着一条小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忍俊不禁地笑容。
D.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017-12-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国庆假前夕,小超想着约小勇到河边游玩,小勇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超不要去。小勇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故,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故的,反正我不去。
C.我们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故,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2017-12-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痫的一项是:
A.冬天的古象温泉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学校政教处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李明的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017-12-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          的战士,          的渔夫,          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着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D.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2017-12-13更新 | 2299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叙了他儿时的生活经历。
B.《论语》是一部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C.《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D.《金色花》作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泰戈尔。
2017-12-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母亲

莫言(删改后)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讧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迫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恩,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文章第①段中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那个时候生活的艰难。
B.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C.从听觉、视觉、味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
D.突出了母亲的不易和坚强。
8.“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奠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对这句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B.说明“我”是个胆小懦弱的孩子。
C.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
D.反衬出母亲的坚强。
9.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章又用了不少文宇写了父亲和爷爷,对这样的安排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内容上看,是为了全面地解释母亲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文章的内容,如果不写父亲和爷爷,就显得单薄,
B.从主旨上看,母亲教育“我”要忍受苦难.“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要有尊严地活着,互为补充。
C.写父亲和爷爷的内容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删掉。
D.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017-12-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0.下列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相比)B.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C.去后至(才)D.相而去(委托)
11.下列加点字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太丘舍B.与人
C.俄而雪D.白雪纷纷所似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一)中两句咏雪句子,谢太傅对兄女的答案比较满意。
B.文段(一)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C.文段(二)中“友人惭”的原因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文段(二)中故事发展如下: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元方据理驳斥友人;高潮:友人日中不至乃去: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1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2017-12-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此诗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017-1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3)夕阳西下,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诗人重逢故人而感时伤世的句子是:________
(6)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树木丛生,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017-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7.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____(填人名)于1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体裁)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18. 语文综合性学习。
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节前夕,班级举行“园丁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第一小组同学打算制作一份手抄报给老师作为礼物,请你帮忙给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名称。
示例:报名 园丁颂       栏目名称 课堂内外
报名:____     栏目名称:A____。B____。
(2)第二小组将组织文艺演出,大家推选你当主持人,请你把下面两个节目之间的串词写出来。
节目一:小品《讲台的美丽》
节目二: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7-1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捡来的手机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我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五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狠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睛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9.阅读选文,完成表格。
主要情节儿子的态度或感情
1捡到手机A
2谈论处置的方案B
3C心情很好
4回顾还手机的事情D

20.说说文章第⑤段中“语无伦次”的含义和作用。
21.联系文章说说第⑥段中“善良”和“不虚伪”所指的分别是什么?
2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16,1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字形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4词义辨析
6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现代文阅读
7-90.4散文
19-220.4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10-140.4日常生活类
四、诗歌鉴赏
150.4
五、名句名篇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名著阅读
170.65名著导读
七、综合性学习
180.4语言表达的要求  串联词
八、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