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九年级 期中 2018-01-08 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真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有一颗恬淡安yì________之心,才有人生最美的画境。繁忙的生活中,记得时常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因为望得见月亮那双清chè_____的眼睛,才看得见世间的一切美好,看得见luò yīng bīn fēn_____、云淡风轻。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
②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 《卜算子 咏梅》
③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④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容。(《出师表》中的原句)                       
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___________。青山依旧在,_________
⑥语文课上,大家以“秋”字开始了飞花令,有诗,有词,不亦乐乎。
A同学:秋风萧瑟
B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
C同学:洛阳城里见秋风
D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3. (201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2016-11-18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语文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5.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鲁达,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B.鹤氂道袍C.黑绿罗妖D.烈火僧衣
2018-0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迷雾灯塔之光

⑴【A】科林慢腾腾地从学校往家走。不远处是一个坐落在山上的爱尔兰小渔村,他的家就在那里。今天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但科林一点也感觉不到圣诞的气氛,也许是因为没有下雪。但科林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感觉,这是一个他甚至不敢去想的原因。

⑵他看着远处灰色的大海,地平线上一艘船的影子也没有。七天前他的父亲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⑶“我会从设德兰群岛带一条牧羊犬来给你。”科林的父亲在出海的那天早上这样对儿子说,“在圣诞节前你就会得到它,我保证。”

⑷但现在已经是圣诞节前夜。科林朝山上的灯塔看去,一场暴风雨已摧毁灯塔的电线。明亮的灯塔之光已经熄灭。七天了,没有灯光指引他的父亲的渔船。

⑸科林推开家门。“科林,我们需要泥炭来生火。”科林一进门,母亲就对他说,“家里的泥炭已经烧完,并且快到点亮圣诞蜡烛的时间了。”

⑹“我不太关心点亮蜡烛的事,妈妈。” 科林回答母亲。“是,我也不想关心。”母亲答道,“但是每一个爱尔兰人在平安夜都会点亮蜡烛,即使在最伤心的时候。我知道现在家里充满了悲伤,但明亮的蜡烛表示我们的家和心扉向陌生人敞开。去吧,孩子。我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捡一些泥炭回来,我们待会儿就做晚饭。”科林点点头,走出了家门。

⑺他牵着驮泥炭的驴子来到山上。“谁会关心一根蜡烛?” 他看着灯塔说:“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点亮灯光,指引渔船回家?”驴子摇摇头,悲伤地叫了几声,似乎它能听懂科林的话。

⑻科林凝望灯塔,叹了一口气。忽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对,就这样。”他狂喜着向山顶跑去。到达灯塔,科林使劲地敲门。

⑼看守人达非先生打开门,“你来干什么,年轻人?你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平安夜就要降临了。”

⑽“达非先生,”科林喘着气说道,“您以前是如何让灯塔亮起来的?”

⑾“嗯,用电池,但它们现在已经没有电了。孩子。新年后才有新电池。”

⑿“不,我的意思是,在使用电池这种东西之前,如何点亮灯塔?”

⒀“用汽油灯。这盏灯现在放在地下室里。但我们现在没有汽油,孩子。”

⒁“用煤油行吗?”科林屏住呼吸问。“我想可以,”达非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我们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愚蠢的方法。在这个村庄你不会找到一丁点多余的煤油。今年大家都没什么钱……”

⒂达非先生还没说完,科林已经跑出很远。回到家里,科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桶,然后又跑出了家门。

⒃这时,几乎每一家都已经点亮了蜡烛。在平安夜,一盏烛光意味着一个陌生人会受到欢迎,无论他要求什么,都会得到满足。科林加快脚步,飞奔到第一间亮着烛光的房子前。

⒄“你可以从你的煤油灯里分给我半杯煤油吗?”他问。科林去了每一间有烛光从窗口透出的房子。

⒅在一小时内,他讨到了两桶煤油。他费力地把两桶煤油提到了灯塔门前,然后又使劲地敲门。

⒆看到煤油,达非先生非常惊讶,但是他摇着头说道:“这点煤油最多能让灯塔的灯燃烧一个小时。”

⒇“我会带更多煤油来,时间还早呢!”话没说完,科科林又向山下飞奔。

(21)三个多小时后,科林已经收集了五桶煤油。在他往山上运送第六桶煤油的时候,灯塔上突然亮起了火光。火光迅速在整个山谷扩散开来。同时,【B】它向大海的黑暗心脏处延伸,仿佛在召唤着迷航的人回家。达非先生重新点亮了灯塔上的灯!

(22)科林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他母亲从火炉旁的椅子上跳起来:“科林,你去哪里了?你没吃晚饭。也没点亮你的蜡烛!”

(23)“哦,妈妈。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还不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很大的蜡烛。”

(24)那晚,科林睡得很香,梦里有蜡烛亮着。突然,一声惊叫吵醒了他。“船!船回来了!”

(25)然后,科林听到了:“灯光!他们说是灯光,灯塔上的灯光。他们其实只在十英里外,船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灯塔上的灯光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6)曙光从窗口射进来。科林cuān到窗口,他的母亲和邻居正冲向码头。是真的!在灰色的海面上,他父亲的双桅帆船正徐徐驶进码头。

(27)科林跑出家门,也向码头飞奔。他感到一股潮湿的风吹在脸上,下雪了。这才是真正的圣诞节早晨。                  

(选自《格言》,有改动)

6.为重新点亮灯塔,科林做了哪些事?
7.请按照要求,任选文中A、B一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A)从意义和作用两个方面为【A】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划线【B】句。
8.科林用收集来的煤油点亮了灯塔,可是他为什么说是“我已经点亮了一根蜡烛,并且是一根大蜡烛!”,而不说是点亮了灯塔?
9.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科林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10.阅读全文,谈一谈你如何理解小说标题“迷雾灯塔之光”的含义?
2018-01-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