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18-02-02 2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1)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昏目xuàn(         )
(2)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zhù(            )立凝望。
(3)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cuì(        )入水中。
2018-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论语·子罕》)
2018-02-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让我获益匪浅——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启迪了智慧。
B.独处可以使人沉静下来,静坐但思己过,自勉自励,历数春华秋实,期待的是厚积薄发
C.人世间有多少海枯石烂的誓言,都随着日转星移而烟消云散。
D.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2018-02-0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暗喻、顶真)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2013-01-16更新 | 7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梅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5.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C.我们要预防眼睛不近视。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013-01-16更新 | 4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梅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A.华夏之师,传道解惑为莘莘学子;

贤德之圣,奔走讲说扬中华文明。              赞颂的是:____


B.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路,千秋永祀老诗翁。        赞颂的是:_____


C.北征乌桓,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

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    赞颂的是:____

2018-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8.请你描绘第三联的画面。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8-02-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此何不为福乎(              )
(2)堕而折其 (            )
(3)此独以之故(            )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马无故而入胡(         )
(2)其马胡骏马而归(         )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丁壮者引弦而战。
13.“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2018-0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①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②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分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④但是,地球的直经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5.本文生动形象、浅显明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
作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比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③段中加点的两个“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
17.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018-02-0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故乡的桂花雨

①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

②我家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即使开花季节,也得从绿叶丛里仔细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其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

③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④故乡是近海县分,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批注:就是台风来的意思。)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

⑤“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追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著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⑥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⑦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乾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选文有删减)

18.第①段中,哪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9.第②段作者写了绣球、茶花、叮咚等花木,起什么作用?
20.请你给选文第⑤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21.第⑤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2.你最喜欢哪种花?说说理由。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亲情呵护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3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85修辞手法
50.64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综合性学习
60.4文段综合
五、诗歌鉴赏
7-90.4
六、文言文阅读
10-130.4小说类
七、现代文阅读
14-170.4事理说明文
18-220.4散文
八、作文
23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