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 八年级 期中 2018-02-07 2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把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5)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__,五色交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小石潭记》中描写翠蔓依附岩石生长的优美形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________________,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彷徨》。
B.席慕蓉的《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
C.《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散文家志贺直哉创作的。
D.《孤独之旅》是我国著名作家秦文君的作品。

三、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mù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piāo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唯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①(A、依靠  B、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②(A、担心  B、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1)看拼音写汉字。夜mù____piāo____
(2)从文中①②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①处_____②处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有时,它们会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将头从翅膀里拔出。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生动逼真,语言明白晓畅,不用典故,所描绘的乡村风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山西村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人们宣扬迷信,穿戴朴素,保留着简朴的风俗。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了作者恋恋不舍之情,突出了宾客情谊深厚。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乡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此联被后世称为佳句,请说说这一联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6.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怀民亦未               寝: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________
湖中人鸟声             俱: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________
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乙文着重,你是如何理解这的?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 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与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几百万个月 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④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⑤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有删减)

10.选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品析。
(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
(2)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2.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13.结合上下文 ,分析第③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4.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茨威格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那么,你认为斯威科特—行人的科学探险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5G ≠ 4G + 1G

①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们走来。5G的商用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日前在英特尔(中国)举行的“加速通向5G之路”行业沙龙上,学界和业界专家给出了解答。

②英特尔(中国)通信与设备事业部无线标准首席技术专家吴耕说,5G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4G上加1G,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③“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④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延迟,4G没法满足,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⑤虚拟现实将改变人们认知现实的方式。许志远说,从计算到传感,特别是在通信上,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做到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准备,5G将大大改进虚拟现实的体验,并让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等都将成为现实。

⑥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为未来5G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智能设备都能正常接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由于以往的2G、3G、4G系统主要服务于通信,所以存在多制式标准并行的情况。工信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组专家罗振东表示,进入5G时代后,市场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

⑦我国已经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中国5G试验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今年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11座城市进行5G试验性运营;中国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也计划于今年正式开启。业界普遍预计,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略有改动)

15.“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16.“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17.文中画线句中“超高”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18.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的“将”表明目前还没有实现。
B.“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5G标准化,在统一制式标准下服务于通信等更多领域。
C.中国5G试验是全球首个5G试验,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D.“5G≠4G+1G”表明5G不是4G和1G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讯技术在4G基础上所产生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可以预见,更远的未来还会出现“6G”“7G”。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于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全国各地城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

【材料二】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材料四】五谷杂粮壮身体,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写出一项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写出两条应关注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将标题补齐,使整个标题形成对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名著阅读,完成各题。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美好的大自然。_____(判断对错)

(《繁星•春水》)


②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______(判断对错)

(《水浒传》)


③有只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众多野兽前去看望他,并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体弱至死。_____(判断对错)

(《伊索寓言》)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水浒传》)

随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其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是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代替。
2018-02-0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1
字词书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  山水游记类  诗  词句子默写
二、选择题
20.85文学常识综合
三、字词书写
30.85字音  字形  一般词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诗歌鉴赏
4-50.85
五、文言文阅读
6-90.65文言文翻译  中国古代作者  中国现当代作者  山水游记类
六、现代文阅读
10-140.65外国作者  其他
15-180.65事物说明文
七、综合性学习
190.65图文转换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图表类
八、名著阅读
200.65名著导读
九、作文
21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