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安徽 八年级 期末 2018-02-09 3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2)默写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宣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sòng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土(______)            歌sòng(_______)          那(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的“匹敌”的意思是________;得来不易”的“易”意思是______
(4)选文中运用的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3. 名著阅读。
(1)“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斯洛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2)昆虫记是一部(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2018-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解读徽标

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徽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的主体图案内容和寓意。

       示例:端午徽标,主题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谈古论今
       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已(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 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__ ,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喜送祝福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苏州园林

叶圣陶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进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村,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⑤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5.给选文划层次。
               
6.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7.选文第③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8.文中加点的“似乎”一词可否删掉,为什么?
9.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2018-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枣树

何晓东

①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

②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少有人来。近年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往外走,处处是倾颓的残垣,破旧的房屋,长满荒草的院落,似乎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喧嚣的过往。这棵老枣树就在我家老屋的门前,佝偻着腰,近乎匍匐地伏在地面上。每逢秋天,树上就缀满了玲珑般的小枣,然而今年的春天它却没能再次苏醒过来。也许它“累”了,该永久地歇息了。

③老枣树是爷爷奶奶一起栽种的。他们栽种这棵树是希望早生贵子,延续香火。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奶奶共生育了十个孩子,然而在无休止的颠沛流离、疾病、饥荒中,有八个先后离世了,只剩下排在最后的父亲和姑姑。一次次的丧子之痛无情地鞭笞在她的心上。面对孩子的夭亡,她很无助,只能寄望于下一个孩子能平安地活着。正因如此,爷爷奶奶对孩子们无比爱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满堂。然而他们还是在我四岁时先后离开了人世,没等到他们希冀的春天,而老枣树却依然年年开花、结果。

④春天来了,老枣树依旧枝繁叶茂。当全村的人们都寄望于土里刨食时,父亲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带着村里人异样的眼光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父亲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办了个建筑材料厂,他用农民最淳朴的情感盖起了很气派的小楼,却独独没有占用门口那片空地。父亲不愿砍掉那棵老枣树。每次从外地忙完回家,父亲都会拿着马扎在老枣树旁坐坐,一坐就是很长时间,态度很虔诚,很严肃。他说那是爷爷奶奶经常待的地方,看着老枣树就会想起爷爷奶奶对幸福的渴望,对子孙满堂的企盼。父亲总给我们买枣吃,却从不让我们到老枣树上摘。所以每逢秋天,当树上缀满玲珑般的小枣时,我们兄弟几个也只能看着眼馋,然而小孩子总是好奇的,我还是趁着父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爬上树,摘了一粒枣吃,枣很甜、很甜。

⑤甜美的童年总是过得很快,日子就在指缝间悄悄滑过。转眼间,我家已经离开村子好多年了。父亲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也很少有机会回老家。我每次回老家,父亲总叮嘱我看看老枣树。老枣树周围的空地上已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开着绚丽的花,似乎在竭力吸引人们的注意。不远处,几株杨树已合抱粗了,树干挺拔笔直,叶子也非常茂盛,在叶子的缝隙之间,阳光幽幽地映照在地上,留下一片片斑驳的碎片。而独有老枣树静静地躺着,一半在土里,一半在风中,不张扬,不宣泄。它弯曲似虬龙的躯干,一直低垂到地上。枝杈四面分开,像垂暮之年的老者,在默默地看着年华的流逝。岁月的刻刀无情地镂刻着它粗糙的身体,肆意、疯狂,只有枝头上几片在深秋的季节里已变得发黄的叶子,才证明了它生命的存在。

⑥老枣树啊,如今我终于读懂了你,也理解了父亲不厌其烦的叮嘱。而当我抱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你的眼前时,你却静静地“走”了,只留下虬龙般的枝干和弯曲的臂膀,也许你要告诉我,只有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平静,因为它更干净、更纯粹,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

⑦老枣树还依然黑黢黢地站在那里,它的确老了。

10.文章开篇写到“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在文中有何作用?
1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
一次次的丧子之痛无情地鞭笞在她的心上。
12.第③段中写到“没等到他们希冀的春天”,这里“希冀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13.作者在第⑤段中描写几株杨树,有什么目的?
14.作者借老枣树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已而之细柳军 已而_____________    ②军士吏 _____________

③天子 _____________               者霸上 _____________

⑤其将可袭而虏也   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嗟乎,此真将军矣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18.你认为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8-02-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请以“有你,真的很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8-02-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王元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竞赛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4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30.65名著导读
四、综合性学习
40.65图文转换  手机短信  文化常识综合
五、现代文阅读
5-90.4事物说明文
10-140.4散文
六、文言文阅读
15-180.4人物传记类
七、作文
19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