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陕西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3-07 37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白羊手巾                    肚:dù   肚皮
B.二十里                             铺:pū   地名
C.东山的                    糜:mí   黍类 谷物
D.米酒油                            馍:mó 黍米面饼
2018-03-07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不出来          登时:立刻,立即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来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2018-03-07更新 | 411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2018-03-07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 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2018-03-07更新 | 685次组卷 | 7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5. 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2018-03-0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6. 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018-03-07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_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2018-03-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8.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9.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0.“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11.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2018-03-0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同步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感悟七贤庄

陈朝慧

①今年6月,我应邀到甘肃省岷县参加中国文艺家走进岷州采风暨中国西部第三届散文节,回昆明经西安时,在西安小住了几日,这便有了机会去瞻仰七贤庄。

②走进七贤庄,你会感到一种崇高和神圣,有一种庄严和肃穆。你不敢咳嗽、不敢高声喧哗,你深怕惊醒了什么。你只静静的看,你只默默去感悟那些曾经被白色恐怖围困了的人生。

③此时此地,我同样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兴奋和感动。想象中我是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我,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如饥似渴的要奔赴革命的怀抱。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在老交通的带领下,革命者一个又一个的从这里奔赴延安……

④七贤庄,夜行人的北斗。

⑤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让我感觉得十分的情切,这里的所有情景都会让我感动。在周恩来坐过的那桌椅跟前,我就驻足了很久很久。想象对面还坐着那个思想深奥、指挥若定的圣者。我把那把他坐过的椅子审视了很久,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吭,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⑥是啊,在那风风雨雨的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正对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胡宗南的部队围困了延安,中国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那时的七贤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一把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

⑦七贤庄,西安版图上一个小小的点,但这个点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给养有关;和老区延安的医药、布匹有关;和罢工、学潮有关;和转移革命青年到延安投身革命的活动有关。海伦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毛泽东称她为“伟大的女性”。1937年她到达西安后,就是通过七贤庄摆脱了监视她的密探,由地下党护送她到达延安去的。

⑧七贤庄,占地只有13600平方米,与整个中国的版图相比,它很小很小。就是在西安的地图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圆点,它却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

⑨是的,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连接着延安和西安、连接着国统区和解放区、连接着共产党和老百姓。是国统区喷发革命热情的井口、凝聚革命力量大本营,是国统区向革命中枢传递信息最紧要端口。

⑩七贤庄,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组成的院落,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的灰色,土不溜秋的,咋看咋像一些穿灰布军装的军人。七贤庄,没明没夜的站在历史的暴风雨里,有被特务的目光盯咬过的疼痛,有被敌人的阴谋和暗算袭击过的内伤,走进七贤庄,我想象着那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感悟着它的刚毅和艰苦的神圣。在这里,生命和历史有了一次舒心的邂逅,精神和精神一种宝贵的会悟,思想和力量一种无声的融入,人性一种新的迸发和张扬。在这里转悠久了,你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怎样去铸造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⑪七贤庄,革命暴风雨年代的一座大棚,里面栽满了意志,蓬蓬勃勃的生长民族精神!

12.赏析文中画线的(1)句子

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吭,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13.赏析文中画线的(2)句子

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俭以养德

张 玮

①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用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前云南省委书记白某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害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第04期,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15.文章第④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6.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所学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17.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一般词语
20.85一般词语
30.85字形
40.85修辞手法
50.85修辞手法
60.85文段综合
二、综合性学习
70.65文学常识综合  中国现当代作者  中国诗歌
三、诗歌鉴赏
8-11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中国诗歌
四、现代文阅读
12-130.4散文
14-170.4杂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