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8-04-09 2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长青的树,那么,zī rùn(     )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A 如果说友谊是一朵绚丽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hē hù(     ),要用热情去jiāo guàn(     )通过美好的友谊,让追梦路上的我们更加生气勃勃,为我们的追梦之路锦上添花,留下一路馨香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A处应填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校初一某班决定出一期以介绍《朝花夕拾》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①黑板报已设计好两个栏目,请你仿照一、二版块栏目再拟出第三版块栏目。
第一版块:推荐阅读理由
第二版块:感受人物形象
第三版块:_____________
(2)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①短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我”最后对“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都感到没什么大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决定开展 “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说话要注意场合,下列场合用语不得体的是(               
A.某中学校园里一幅标语:“梦想在心中,创造在手中”
B.(公园)请爱护花草树木!
C.(公路旁)出门在外,亲人盼归 。
D.(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2018-04-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牵挂中。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有一联诗,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兴头正旺,这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4.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_______”与“________”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5.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 …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君子之行(         )                       ⑵年与时,意与日去(         )
而穷苦(          )                         ⑷每药石见救(           )
7.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静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来,渐就衰损。
B.其一坐于前。                      养猫以防鼠,蓄以防奸。
C.两狼之并驱如故。               登轼望之。
D.当思四海皆兄弟义。            夫君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9.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2018-04-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 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4.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手掌里的清凉

①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②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④【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⑤【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垫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⑥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⑦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⑧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荫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⑨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⑩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15.梳理全文内容,将表格的内容填充完整。

1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3)段画线句子。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17.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18.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19.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5)段画线句是哥哥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回忆,语言形象生动,画面感极强。
B.第(6)段加点词“吭哧吭哧”是拟声词,这是哥哥发出的喘气声,写出他搬砖的费力。
C.本文是兄弟俩到城里与农民工父母团聚后发生的故事,读起来情真意切,令人心酸。
D.文章叙述了哥哥对弟弟的关爱,既表现天气炎热,又含蓄表现农民工受到的不堪待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性学习
10.65字形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名著导读
二、选择题
20.85简明、连贯、得体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4-50.65其他古代作家  诗
五、文言文阅读
6-100.4议论说理类
六、现代文阅读
11-140.65杂文
15-200.65小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