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摸底试题
山东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8-04-26 3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xuán)     (yè)        缚(shù)       相形见(zhuó)     炙人口(kuài)
B.妥(tiē)   笑(shān) 索(xī)        雨顺(tiáo)    然一新(huàn)
C.书(zhào)     (tì)     (ní)     鸡犬不(níng)     惨绝人寰(huán)
D.落(yùn)   唐(tuí)       骂(chì)       稍纵即(shì)       于中(yù)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马赛曲》的歌声终止了,但草地的夜空依然余音不绝。
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C.他说“我的最大梦想是到中国去,从长城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
D.“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像哭泣。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古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①⑥⑤③④②B.④⑥②⑤③①C.①②⑤③④⑥D.④⑤③⑥②①
6. 下列对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公输》一文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记叙了墨子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表现了墨子机智勇敢和“非攻”(反对侵略)的思想。
B.陆游与辛弃疾均为南宋时期的爱国诗(词)人,两人的爱国诗作中都阐发了自己要求主动打击敌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伟大抱负。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该书由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编。
D.《朝天子·咏喇叭》表面是一首吟咏喇叭的散曲,实际上是怀古之作,讽刺和揭露清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痛恨情绪。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用虚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西湖早春的赞美,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雪不会搁浅春天的脚步,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苦。柳永的《凤栖梧》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同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摸底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⑵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⑷拳:屈曲。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8.“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9.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跳跃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人琴俱亡》

【乙文】钟毓钟会稍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太平广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语时不悲(         )
②弦既不(          )
③稍有令(        )
其父繇曰(          )
11.下列句中“以”与“何以都不闻消息”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也(《晏子使楚》)
B.俱以假山显(《于园》)
C.卿何以不汗(《太平广记》)
D.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14.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请分别概括两文凸显的主旨。
2018-04-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摸底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现代文阅读

我那走过路的鞋子

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告别虎头鞋时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直到我当兵之前……

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

“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

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人家管穿鞋。”

“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

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

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

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它鞋。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

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母亲的用心我感动不已,在部队虽颇多曲折但我从不气馁,一直踏实做人。第八年的时候我提干了,发干部服的同时也发了一双军用皮鞋。在战士的行列中,我能够一步步走过来,并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我脚下时刻有母亲的牵挂,才没有走偏路,才没有半途而废,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我第一次穿着皮鞋探家是1985年,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几乎致命的病,住进了医院。看着我脚上的皮鞋,母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我对母亲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决不给您丢脸。”

母亲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看了会儿天花板又说:“娘老了,眼也不济事了,以后可能做不成鞋了,会挣钱了就别太仔细,发的不够穿就买着穿,皮鞋磨脚,别穿着它走远路。

“您说啥呢,娘,您还不到五十岁,哪就老了,我们战友都说您做的鞋好看呢。”

母亲真的没再为我做过鞋子。因为从那次生病以后,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到了1992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六岁。

如今我已是戎马倥偬三十载的老兵了,各式各样的鞋也都穿过,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

15.文中提到母亲为我做的哪几种鞋?请分点回答。
16.下列加点文字极富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①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②看着我脚上的皮鞋,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17.文中最后说“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论孝顺

①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非常注重孝顺,有的甚至“以孝治天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孝顺就不那么看重了。现在,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忙着追逐自己的物质财富,对于孝顺更是越来越淡了。

②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有多个子女,却没有人赡养,父母和子女因为一些经济纠纷而翻脸,更有甚者,子女殴打父母。当人们看到这些现象时,都很愤慨。其实,自己心中的那份孝顺也不是那么坚强。 至于子女应该不应该孝顺长辈,在以前,这不是个问题,但现在变得有些模糊。

③一些人认为,“父慈子孝”,即孝顺是有先决条件的,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要无条件的孝顺自己的父母。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大都对于自己的父母很有成见,也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安慰。“父慈子孝”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父慈”与“子孝”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长辈慈爱,在道义上晚辈就应该孝顺。并没有说明父不慈,子就可以不孝了。

④一些人认为,孝顺是封建时期的思想,多少具有一些糟粕,在现代社会,就应该宣扬个性,提倡自由。所以出现了很多具有叛逆性格的人,与父母一些问题上的矛盾,很容易演变成不孝的行为。西方社会的自由思想并不是要我们不孝顺自己的长辈,而是坚持自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⑤《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把子女辛苦养大,子女应该为父母养老送终,这就是孝。子女接受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意志,这就是顺。

⑥一些有学问的人,自然有一颗孝心,但比较有主见和想法。但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心底里还是有些心虚,很容易将自己的不顺归结为自己的不孝。有些人,将自己的一颗不顺的心,演变为对于父母的不孝。有一些人,出于物质财富的考虑,直接抛弃了孝,更没有了顺。

⑦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把我们辛苦养大,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养老送终。但是每个生命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都应该收获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其实,孝与顺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意思,作为晚辈可以孝而不顺,但绝不可以不孝。

⑧百善孝为先,很多人也许听说过,但未必真正理解。对于一个人来讲,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谁能比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恩大,如果对于这样的恩,我们不能报之以孝,至于自己其他善的行为,就有点儿虚伪或不可信了。

18.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19.第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20.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读完全文后,让我们从我做起,真正做到百善孝为先。请补充一个历史上以孝闻名的事实论据。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别再像个model站在橱窗,拜托你有点自己的主张;别再压抑你心底的幻想,我知道你本来就很疯狂。”这句歌词出自90后、00后最喜欢的歌手鹿晗的代表作之一《有点儿意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点主张和梦想,让自己的生活有点儿意思;每个人一生也在不断寻找和发现有点儿意思的故事……
请以“有点儿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 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书写工整规范。
2018-04-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摸底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标点符号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60.65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诗歌鉴赏
8-9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0-140.4历史事件类  日常生活类
五、现代文阅读
15-17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18-21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杂文
六、作文
22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