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 九年级 一模 2018-05-10 3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加黑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琐(xiè)       笑(xī)        噪(guō)     忧心忡忡(chōng)
B.匀(chèn)     (xǐng)     思(xún)     忍俊不(jīn)
C.恿(sǒng)     冽(lěn)       陌(qiān)   惟妙惟(xiāo)
D.怒(chēn)     (ráo)       (zuó)     随声附(hè)
2018-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每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挡  大爱无疆    无人问津   器宇轩昂
B.进退维谷  相形见绌    莫衷一是   语无伦次
C.草长莺飞  怡然自得    潜心贯注   消声匿迹
D.断章取意  深恶痛疾    持之以恒   同舟共济
2018-05-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C.《伊索寓言》叙事简洁客观,很多故事是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它所蕴含的道理。《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盛,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下列选项中和《三国演义》无关的是(        
A.“说曹操,曹操到。”
B.“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C.“刘皇爷哭荆州,有借不还。”
D.“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2018-05-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2011-03-28更新 | 77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益阳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9.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夕贬潮阳路八千。
(2)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4)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5)______   ,再而衰 ,三而竭。 
(6)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7)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比较阅读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12.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________;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5.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
2018-05-09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缟                                 子敬好琴
B.秦王                                 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C.此庸之怒也                           战,勇气也
D.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有先生也
17.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B.拔山倒树而来
C.潭西南而望D.为坛而盟
18.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2)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1)弗敢(      )                      (2)以头地耳(          )

(3)皆布衣之士也(      )            (4)长跪而之曰(       ).

20.翻译句子。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018-05-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庸俗,有的路通向高尚,有的路通向平凡,有的路通向辉煌。想要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你的勇气,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实干,需要你的创新,需要你把握机遇……怎样走好人生之路,彰显个性,实现价值?答案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路在脚下”。

请以“路在脚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4.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5.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笔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05-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26.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7.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28.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29.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30.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31.阳春三月,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2018-05-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九、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32. “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与惆怅,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毕业在即的你,请参与以下活动,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1)【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典型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某次“洪涝灾害”一周年之际,某校九(1)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A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
你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汇往灾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     
(3)【书海行舟】三年时光,你曾无数次在书海中徜徉,书本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些震撼心灵的语句……让你记忆犹新。下面是李阳同学的“读书笔记”的一部分,请你将其空白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摘句: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摘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作品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33. 分别在即, 即将告别陪伴三年的母校,请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一位令你最难以忘怀的人。不少于150字。
2018-05-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填空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2
诗歌鉴赏
1
综合性学习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6,7,8,9,32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楼梦》  其他名著
50.65名著导读
60.65标点符号
7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填空题
80.85压缩语段
三、名句名篇默写
9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10-15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小说
26-310.4散文
五、文言文阅读
16-210.65中国古代作者  人物传记类
六、作文
220.4话题作文
33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七、诗歌鉴赏
23-250.65中国古代作者  词
八、综合性学习
320.65文段综合  宣传标语  名著导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