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试题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5-11 5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      )   怀(       )     探chá(       )       xuān(      )       jiǎn(       )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2018-05-11更新 | 67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后,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各项防御措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认真”改为“积极”)
B.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把“在”调到“霍金”后面)
C.上网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广泛引起了讨论。(把“广泛”调到“讨论”前面)
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删去“大概”或“差不多”)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托于大数据建立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收集、传播的资源________有图书、文字等传统纸介出版物,________有美术、影视、音乐等音像作品。其中,贵州籍汉族歌手吟唱的楚辞经典诠释了汉语________之美,彝族儿女演绎的悠悠旋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气质,大数据________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为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供了无限可能。
A.既              迂回曲折   开端
B.只要          慷慨激昂   开始
C.不仅          荡气回肠   开启
D.要么   要么 缠绵悱恻   开拓
选择题 | 适中(0.65)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①⑤②
2018-05-11更新 | 865次组卷 | 8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6. 2017年的合肥街头,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碳的出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热捧。可是在推行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有网友爆料说,有的市民将小黄车的车牌号强行拆卸,并用涂料刷成别的颜色,然后占为己有。【A】同时,记者在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以大约100元左右的价格进行小黄车的售卖。此外,一些小黄车因乱停放而被城管收走的新闻也陆续出现。

材料二:共享单车考验的不仅是浮于表面的市民素质问题。2007年,法国巴黎推出“单车自由骑”项目。【B】据主办方德高集团的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不到两个月,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活动开展近一年,近3000辆自行车被盗,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间,“单车自由骑”活动已累计丢失自行车7800辆,被损毁的自行车数量更是高达11600辆。以致有人称,作为欧洲文明的钻石,巴黎在关键时候也掉了链子。

材料三:2017年3月5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回应关于共享单车问题时说:“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遵纪守法,广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发展好。”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A】处画线句子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删去“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有两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逗号改为________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思考:推行共享单车面临的考验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位阿姨正在给“小黄车”上私锁,你将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25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例如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并以此为目标,苦苦求索,终于有了自己的发现。在1820年4月,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删改)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8.选文第①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9.“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0.结合选文③段内容,分析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
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11.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结合选文内容简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2018-05-11更新 | 4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善 借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13.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5.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6.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             )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2018-05-11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试题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17-09-14更新 | 113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卷)语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85字形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关联词语  近义词
50.65简明、连贯、得体
三、综合性学习
6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文段修改
四、现代文阅读
7-120.4中国现当代作者  杂文
13-160.4杂文
五、作文
17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