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 七年级 期中 2018-05-23 34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午(shǎng)       (zhùi)       (kǎn)            (zhào)
B.悟(xǐng)        糕(zāo)     开(qiào)            (qiàn)
C.取( tì )        笨(zhì)       (zhuó)          辱(wǔ)
D.震(sǒng)        (zhuò)     疤(chuāng)       (zhuò)
2018-05-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B.自言自语             大庭广众          微不足到        言外之意
C.低眉顺眼             皇恐不安          切切察察        深恶痛绝
D.沥尽心血             契而不舍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2018-05-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填在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们的岗位或许并不显贵,但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                           ,但他们的品质足以        。他们身上展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图书馆是精神的寄托,是不可取代的所在。                      电子阅读量大大增加,                    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上阅读门槛较低,对一些缺乏甄别力的青少年来说,难以形成正确的阅读导向。
A.(1)惊天动地   感天动地        (2)即使   甚至   所以
B.(1)感天动地 惊天动地        (2)尽管     而且   所以
C.(1)感天动地   惊天动地        (2)即使     而且   
D.(1)惊天动地 感天动地        (2)尽管     甚至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等。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晚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018-05-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7. 名著知识积累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大兵。
选段出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他初到北京时以______为职业,那时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变成了_______的行尸走肉 。
2018-05-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容易(0.94)
8.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构成呼应的排比句
祖国是大地,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祖国是花园,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束奇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9. 古诗文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文言文阅读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2)据:统治,割据。(3)级:层 。(4)患:嫌,担心。(5)布:铺排。(6)贻(yí):赠给。(7)讫(qì):完毕。(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密。(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10)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ūqiè。胠:从旁边打开,打开。(11)履:走,踩踏。(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射于家圃 (           )
(2)惟手熟  (                )
(3)匠师其言 (            )
(4)人伏其精练(          )
11.翻译下列句子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所说的道理用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1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
14.《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现代文阅读

(甲)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1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她什么特点?
1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B.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文章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抑先扬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D.文中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2018-05-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父爱昼夜无眠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         父亲,        父亲,        父亲并        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⑪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刚柔并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敬重”“抱愧”“理解”“感激”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的     处。
20.“我”无意中在浴室碰到父亲,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当我回到浴室,父亲又不放心地追了进去。这些举动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表现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21.对于父亲做擦背工一事,其实前面有许多伏笔,请找出来。
22.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一句的理解。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请以“那一瞬间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迹工整,主题鲜明,写真人真事要有真情实感;(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数不得低于600字,字迹工整清晰;(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18-05-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著阅读
1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8,9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30.65词语  关联词语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著阅读
70.94名著导读
三、语言表达
80.9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四、名句名篇默写
9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10-140.4议论说理类
六、现代文阅读
15-170.65散文
18-220.4小说
七、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