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二模 2018-06-09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某班学生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系列作品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请你跟随他们的学习实践回答问题。
1.同学们阅读了北京鲁迅博物馆简介,你认为下面文段中的字音、字形及横线处标点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①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 ②(lì)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 ③ (填标点)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内。
A.①阜fǔ  ②立属  ③顿号、
B.①阜fù  ②隶属  ③逗号,
C.①阜fǔ  ②立属  ③逗号,
D.①阜fù  ②隶属  ③顿号、
2.一位同学准备将介绍鲁迅博物馆的信息编辑并发到微信群中,请你帮助他将下面各短句加以组织并整理成一个长句。
①鲁迅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
②鲁迅先生值得人们纪念和学习
③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
④中国人民为此而建立了博物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将鲁迅作品整理成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写合适内容使对联完整。
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 
独身向热风 ①,故事新编, ② ,总求不使死魂灵。
4.同学们参观了鲁迅故居。故居北屋后面一间仅有八平米的斗室(俗称“老虎尾巴”),就是当年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摆设十分简单而紧凑。北窗下,两条长凳搭上两块木板就是床,垫的和盖的都很薄,冬天“老虎尾巴”里也不单独生火,是和中间吃饭的屋子共用一个炉子。鲁迅曾经说过:“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鲁迅正是这样,简朴的生活,勤奋忘我的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确“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1)同学们由以上介绍想到了如下成语,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坚苦卓绝 C. 敝帚自珍 D.淡泊明志
(2)鲁迅先生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此句使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却将最有价值的东西献给他人。
B.此句鲁迅将自己和牛作比较,表明了自己“谦受益,满招损”的人生态度。
C.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明一种境界,即人生重要的不是索取,而是奉献的精神。
D.此句使用比拟手法,形象地说明鲁迅对文化事业的忠诚,表达了对牛的敬仰之情。
5.鲁迅拥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且书法作品有独特的风格。博物馆中也展出了鲁迅的诗、文手稿,例如诗歌《自题小像》,既是他的文学作品也是书法作品,其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深深感染着后人。下面对鲁迅的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行书作品,其笔画圆劲,又不失张力,清刚秀润。
B.作品可谓诗书合璧,整体上体现了一种含蓄内敛、温润浑厚的美学情调。
C.这幅作品融冶篆隶于一炉,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D.这幅作品结字松灵多变,在不遗余力的挥洒间,弹性跃动。
6.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语言给人印象深刻,根据下面语句对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噫!好!我中了!”这一句出自清代吴敬梓的《醒世恒言》。
B.“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一句出自西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
C.“这是谁家的狗?” 这一句出自俄国作家莫泊桑的《变色龙》。
D.“从那破产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来。” 这一句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2018-06-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填空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
②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佁然不动,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2018-06-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8. 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凉州(今甘肃武威),慰问将士。在诗中作者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除《使至塞上》外,古代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其中一个代表句,并描述其展现的图景。
2018-06-0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9. 阅读文言文《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杂然而前者  推出新
B. 翼然于泉上  身其境
C. 饮少醉       浅尝
D. 佳木而繁阴  一峰独
(2)下面是某同学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其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将其翻译正确。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像排成队列一样的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3)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理解《醉翁亭记》,某同学提供了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结合这两篇文章,概括说明欧阳修与孟子共同的思想观点。
【链接材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乐:享乐。③非其上:即以其上为非,认为他们的统治不对。④民上:人民的统治者。⑤乐:以……为乐,意动用法。⑥以:介词,相当于“把”。⑦然:这样,代词。

2018-06-0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