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18-07-04 3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7-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       
A.(yíng)带     (kēi)桌子     (gèng)古       (qiè)而不舍
B.(yān)红       (gěng)住       (sǒng)       气冲(dǒu)牛
C.(xiào)补     (zuò)        驿(yì)路          忍俊不(jīng)
D.(zhì)痛       (chàn)头       (yù)          (yàng)怏不乐
2018-07-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   吞筮   保右   心有灵犀
B.炽热   迸贱   朦胧   惊心动魄
C.修葺   门槛   皇恐   大廷广众
D.镶嵌   疮疤   田垄   深恶痛绝
2018-07-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年五月,台湾地区曝光了骇人听闻的有毒塑化添加剂后,有800多种商品纷纷下架处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B.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C.他整天沉湎于这种低俗的流行歌曲中,真是不可救药
D.班长的话代表了同学们的意见,大家都随声附和,表示支持。
2018-07-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________________,液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木兰诗》用夸张手法写木兰矫健的身姿,并突出军情紧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7-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身上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的限制。


联系全书内容,从社会环境和人物自身两方面探究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2018-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朗读者》……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朗读者》节目卷首语

材料二   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上升到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材料三   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礼物。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朗读者》节目火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关于“朗读”的对联。
朗有乾坤,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享人生,文字触发生命感动
(3)学校将进行以“青春”为主题的“我是朗读者”活动,请你参考材料三拟一个开场白。(不少于50字)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偎依那座雪峰

①很可能,你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但是,你应该记得他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在那里。

②1924年,他带着这句名言辞别英国,(A)不远万里来攀登那足以煮沸每一个登山者的热血的珠穆朗玛峰。那一双脚或许就是为亲近珠峰而生的啊,它走了那么多年的路,每一步都是为了缩短和珠峰的距离。(B)当眼睛带着十二万分的景仰热吻那座神奇的雪峰时,那冲天的豪情甚至远远超越了8848米!

③陪同他前往的是一个不会讲话的美丽影像——他妻子的照片。他有一个无比浪漫的计划:将她的玉照置于峰顶。他要和生命中的一个挚爱共同分享另一个挚爱。然而,他却在雪雾中失踪了。

④1999年,美国的埃里克·西蒙森率领一个探险队来攀登珠峰。在距顶峰仅600米远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他冰冻了75年的遗像。

⑤所有的人都在默默揣测:他究竟有没有登上峰顶?在这个一伸手就可以轻易摘到的美梦面前,他是微笑着化做冰雕的,还是忧伤地把一颗夙愿未了的心不情愿地交给了骤然降临的死神?

⑥西蒙森他们都记得那个无比浪漫的计划,他们开始竭力地找那张照片。但是,令他们万分失望同时又令他们万分惊喜的是,那张照片竟不在他的身上!

⑦谁都不愿猜想那照片有被弄丢的可能,大家宁愿相信他已经把照片放置到了他打算放置的地方——他怎么舍得跟一生追慕的珠峰失之交臂?他怎么舍得眼睁睁看着一个允诺给爱妻的誓言在即将兑现的时刻玉碎石飞?他不能啊——(C)就算是化做了冰雕,他也要设法爬到顶峰去拥抱那亿万年的灼热的冰雪;就算是死神攫住了他的肢体,他也要委派灵魂把那照片护送到离星月最近的地方。

⑧就这样,他那个浪漫的计划有一个超越浪漫的结局——他本是想用妻子的玉照给珠峰“增色”的,想不到他竟把自己也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影像,一个真实的生命,他送给珠峰的这两样礼物是太贵重太贵重了啊!

⑨(D)即便他是抱憾而终,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的雄姿将永矗峰巅!

⑩让我们再次重温他的那句名言——因为山在那里。

⑾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不朽的名字——乔治·马洛里。

8.本文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展开记叙、议论、抒情;首尾以________________相呼应,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9.文章第三段“他要和生命中的一个挚爱共同分享另一个挚爱”这句话中,“一个挚爱”指什么?“另一个挚爱”指什么?
一个挚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个挚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六段“但是,令他们万分失望同时又令他们万分惊喜的是,那张照片竟不在他的身上!”这句话字面意思不合逻辑,但细细琢磨又并不矛盾,请对此加以解释。
(1)“万分失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分惊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开头不提乔治·马洛里的名字,而放在结尾交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读书看报时,随手摘抄选录一些名言名句(即语言精彩或内容精辟的语句),并写上一点赏析点评(心得体会、感想评析),对加深理解和积累语言素材、丰富语感,都是大有帮助的。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
【要求】①从文中画线的A、B、C、D四句话中任选一句抄录在“读书卡片”里;
②给你所抄录的这句话写上批注。
读书片片
篇名: 偎依那座雪峰             作者: 佚名
出处: 《精品文萃》             类别: 散文
(1)名言佳句:
(2)赏析点评:
2018-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萌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在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⑾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树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14.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_→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____________
15.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
16.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仙则 ________            (2)谈笑有鸿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
19.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018-07-0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07-0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请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说一段往事给你听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题目:       ,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读书、创新、宽容、挫折……)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8-07-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形
二、选择题
20.65字音
30.65字形
40.65成语和熟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6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小说
五、综合性学习
7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对联  开场白/结束语
六、现代文阅读
8-120.65外国作者  小说
13-160.4散文
七、文言文阅读
17-190.65刘禹锡(772-842)  议论说理类
八、诗歌鉴赏
20-210.65杜甫(712-770)  诗
九、作文
22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