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期末 2018-08-14 7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粗(kuǎng)   (yuè)     (yáo)   相成(fǔ)
B.石(yǔn)       (ké)     (jiàn)   出类拔(cuì)
C.子(jīn)       窕(yǎo)     (lù)     落英纷(bīn)
D.指(zhē)       爱(zhì)     (fèn)   词夺理(qiǎng)
2018-08-1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摩登 震撼 渺远 振耳欲聋
B.怠慢 两栖 漂移 历历在目
C.喧哗 颠簸 蜿蜒 海枯石滥
D.蠕动 慧星 拾级 扶摇而上
2018-08-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捡起一片枫叶,红色从叶根向叶子中心延伸,叶子的五个角微带枯黄,根根叶脉呈辐射形地从叶根向上伸展。
B.讲座开始前一小时就有同学川流不息地进入会场,主要是因为主讲教授演讲时的生动风趣吸引了大量忠实听众。
C.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被压缩,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销声匿迹,我们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
D.海关、国检、国税、财政等部门要共同谋划,争取将厦门港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推动厦门港更上一层楼。
2018-08-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7年华为作出了巨大的进步,其智能手机不仅在国外,而且在中国也抢占了苹果的高端市场,让人刮目相看。
B.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能住在独门独栋有院子的房子里了,但是在门口贴春联依然是个迎接春节不变的习俗。
C.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
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2018-08-1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和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体会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____________
①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
②幸福指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每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和自己的欲望及效用有关。
③幸福指数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之比。
④如果欲望是无穷大,则幸福为零。
⑤幸福与效用同方向变化,与欲望反方向变化。
A.①⑤④②③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⑤④③D.③②①⑤④
2018-08-1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材料三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1)从上面三则材料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________项,理由:________
(3)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有“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之说。请结合对传统文化中“和”的理解,谈谈“一带一路”中应该怎样发挥这一中国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8-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虽有嘉肴》)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大风吹过,天气瞬间变化,大雨即将来临的情景。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梅花高洁的气节,借以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而坚守正义的人格。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野人:指农夫。③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8.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2018-08-11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庄子曰:“请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B.《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D.《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翼垂天之云(好像)
B.《齐谐》者,怪者也(记载)
C.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完全)
D.请其本(遵照)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的磅礴壮观。
B.甲文结尾句“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意思是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C.乙文中对庄子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回答体现了他的巧辩,机智和从容。
D.庄子的作品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这两则故事都说明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018-08-14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摘自苏轼《日喻》)

【乙】南方多没人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眇(miǎo):失明,这里指天生失明的人。②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③没(mò):没入水中,指潜水。
14.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1)告之曰(      )
(2)烛而得其形(      )
(3)与水居也(      )
(4)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      )
15.将文中画线的文言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2)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16.从这两则故事中,你读出的道理是什么?
2018-08-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

李洪兴

①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

②尊重,这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

③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

④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

⑤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

⑥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

⑦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

(选自《人民日报》 2017年09月29日 05 版略有改动)

17.下列与本文所说的“尊重”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  )
A.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到故宫参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决定:不让总统的车队进入宫内,而他则在午门前亲自迎接总统,随后并肩步行进入故宫参观。
B.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对小儿子迷上了烹饪很不悦,但很快说服了自己,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转而支持他。
C.钱锺书先生住院时请护工陪护,但晚上即使伤口疼得要命,他也忍着不叫,生怕影响到护工休息。
D.大钢琴家李斯特,原谅假冒他的学生之名的姑娘,并收她为徒弟。
18.文章开头写主持人董卿采访96岁高龄翻译家的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别人。
2018-08-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真题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20.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         )——(         )——(        )
21.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2.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23.“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2017-12-07更新 | 270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语文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最早能够称为“纸”的是埃及的纸莎草做的纸。纸莎草技术出现时间之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纸莎草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草从根部割开来压平,将水分挤干,把其中的长纤维摊平,将这些长条放在一起,再上下挤压使其中的纤维黏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为了纸。这种技术相对粗糙,产纸量也不够高,对纸莎草有很大的需求。随着大量纸莎草的逐渐消失,现在原始的纸莎草生产技术已经失传。

材料二 传统上,我们一般认为蔡伦开启了造纸的历程。“纸”之所以是“丝”旁,就是因为最早称之为纸的是纺织品,就是缣帛之类,但“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所以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破渔网等植物纤维造纸,在元兴元年(105年)上报皇帝,说明造纸成功,从此,人们都模仿他的方法开始造纸,“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自从有了纸,记录和传播的手段有了质的改变。以纸为载体的艺术首推书画,当然,书画之中有很多是绢画,但是大部分还是以纸为载体的。还有以纸为载体的制度和文化活动。到了近代,新闻的传播更体现了纸的重要作用。

到目前为止,纸的生产过程还是污染环境的,“绿色纸品”也在开发之中。绿色环保的生产并不能保证零污染,只是会减少污染。所以,如何生产纯粹绿色环保的纸张,并且可以广为应用,是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材料三

材料四 传统手工造纸工艺调查组日前发现,江西铅(yán)山的鹅湖还保留了比较传统的竹纸制造技术,和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一模一样。其造竹纸的工序大致可分为:第一步,砍竹;第二步,把竹子浸泡在放有石灰水的池水中;第三步,蒸煮;第四步,踩料,这一步《天工开物》没有记载;第五步,抄纸,把水榨干;第六步,分纸。


【注释】①缣(jiān)帛:古代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古人在纸发明以前常在缣帛上书写文字。
24.材料二主要从纸的历史、①____、②____等三个方面来介绍纸的相关知识。
25.对比四则材料,简要分析纸莎草生产技术失传,而蔡伦造纸术能流传下来的原因。
26.材料四对造纸工艺的说明与材料三“蔡伦造纸工艺流程图”是否一致?为什么?
2018-08-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车站,你总去过吧!它是起点,也是终点。那人,让你难以忘怀,却擦肩而过;那事,让你疾首痛心,却如影随形。挥手,洒脱地告别天边的云彩;拥抱,无力地挽留指间的细沙。走时,你携着清风朗月;回来,依旧翩翩少年。你的故事在车站。
请以“车站”为题写一篇故事。注意体现故事的特点,不少于600字。
2018-08-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综合性学习
2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简明、连贯、得体
二、综合性学习
60.4简明、连贯、得体  压缩语段
24-260.4简明、连贯、得体  压缩语段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诗歌鉴赏
8-90.4
五、文言文阅读
10-130.4议论说理类  日常生活类
14-160.4议论说理类
六、现代文阅读
17-190.4杂文
20-230.15散文
七、作文
27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