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8-10-29 408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校园文学好比一缕春风,能吹化心湖的迷wǎng;好比一hóng清泉,能滋润心灵的成长;好比一簇火花,能bèng发激情的光芒。校园文学根植于年轻学子,成长于心灵的碰撞与心路的跌dàng。


2018-10-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画山绣水》节选自《杨朔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B.著名教授许国璋自述“九时睡,四时起,读书到七时,稍进食,写文到十时,亦不甚倦。”
C.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么?
D.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2018-10-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书破万卷”变成“做滥万套题”,将会严重削弱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B.《人民的民义》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4月26日举行。
D.溱潼镇继去年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后,再度以“会船风情小镇”成功入围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荣誉称号。
2018-10-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盛名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识器。
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⑤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⑦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名著阅读。
(1)下图是根据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___________所作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剧照,其展示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______
A.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依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B.《格列佛游记》中在大人国,一只比牛大3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
C.小人国国君最终决定采取格列佛的好友内务大臣瑞颛沙提议的,先弄瞎格列佛的眼睛,再慢慢饿死格列佛的方法。
D.《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用大端派和小端派的分歧,讽刺了英国议会中无原则的党派之争。
E.在《格列佛游记》中,好几次提到中国,如中国人的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
2018-10-22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综合实践活动。
九年级某班围绕“倾听大自然的语言”举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探究规律】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阅读这首诗,联系物候知识,说说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课外实践】
①早上,妈妈说:“上学时多穿点衣服,昨晚我看见月晕了,中午可能会有大风。”
②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③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个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④学校秋季运动会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开运动会那天不会下雨。”
请你依据所学的气象物候知识,判断以上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并用一句谚语来支持你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赏画吟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画了哪些物候现象?这次赏画吟诗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7.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以声衬静。因为深夜院静,才能听到疏落的轻微雨声,也听到了远风吹林的沙沙声。
B.此诗用字精妙,颔联中“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而诗人能感觉到“寒色”上来,也正表现出他孤独失落的心境。
C.颈联动静结合,形象地描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单寂寞形象。
D.尾联借用项羽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项羽的崇拜之情。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意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8-10-2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新唐书》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夺贼之财而其食(           )
②非若吏人、百姓(           )
然,岁满则罢去(           )
④遂散(           )
10.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A.其名为鹏。《庄子》
B.化而为鸟。《庄子》
C.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D.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宜 相 与 致 死 以 守 其 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13.结合全文,分析杨氏的性格特点。
2018-10-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硅谷并没有发明什么》,完成后面小题

①硅谷的人们发明的东西很少。计算机并非硅谷的发明,硅谷没有发明晶体管、集成电路、互联网,生物科技和绿色科技也并非出自硅谷。硅谷所起的作用,是使这些技术“迅速传播”。硅谷有着独特的,近乎魔鬼般的嗅觉,能迅速理解一项发明对于社会的可能的颠覆前景,并从中盈利。

②“破坏性的创造”,这就是人们谈起硅谷是创新工厂时的终极含义。那些离经叛道的个人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③为什么硅谷出现在美国?总的说来,美国对于这些人才比欧洲友善,而加州最为友善。比如,在欧洲,不穿西服、不打领带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雇员;而在加州,亿万身价的人穿的也是牛仔裤和T恤衫。

④硅谷的故事未能发生在欧洲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欧洲人不愿冒险的思维模式。我曾在一家欧洲的跨国公司工作过10年,每当一个工程师团队有一个新产品的想法时,经理人员就会问一个很微妙的问题:“有人干过这个吗?”如果他们回答“是”,经理就会说:“我们太迟了”;如果他们回答“否”,经理就会说:“那就没必要了”。这样,工程师们就没法做什么新东西。而在硅谷,美国人敢于冒险的热情得以发扬光大。硅谷培育了一种敢于冒险的文化,进而把它变为一种科学。

⑤硅谷同世界绝大多数地方,特别是欧洲的另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大学教师的思维方式。欧洲大学是静止和封建的官僚体制,一名教授就好像一个男爵,他向助手们赐以恩惠,同时他又是系领导的终身奴仆。与此相反,旧金山湾区的高校鼓励其教员创办他们自己的公司。

⑥人们可能会质疑,何以硅谷诞生在西海岸而不是东海岸。后者居民的教育程度更高、更加富有,而且更加国际化。这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反现存体制的情绪,以及一种要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使然。

⑦当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之后,硅谷便开始受益于其自产的百万富翁的慷慨。慈善活动和天使投资为打造创造力提供了第二助力。当靠自己的奋斗致富的人们聚会时,他们不只是吹嘘自己如何淘到第一桶金,还会谈论如何花钱以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事业,或为初创公司添翼助飞。在某种意义上,个人奋斗成就的百万富翁对于使之能够成为百万富翁的体制怀有感恩之情。这一现象已经成为美国社会肌体的一部分,在硅谷尤其得到了最为崇高的体现。

⑧因此,硅谷首先是一个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实验田,然后才是一个科技和创业精神的实验田。硅谷通过与乌托邦式的集体主义结成的三角关系,促成了先进科技与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结合,从而使硅谷成为了一个多样的世界。

(节选自《硅谷百年——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有改动)

1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硅谷打造创造力的第一助力是这里的人们离经叛道的精神和改变世界的信念,第二助力是慈善活动和天使投资。
B.欧洲跨国公司经理和工程师们简单的一问一答,反映了欧洲人普遍存在的不愿冒险的
思维模式。
C.因为东海岸居民的教育程度更高、更加富有,而且更加国际化。这促成了西海岸居民
独特的反现存体制的情绪,以及一种要改变世界的坚定信念,所以硅谷诞生在了美国西海岸。
D.硅谷靠自己奋斗致富者聚会时不是吹嘘自己,而是谈论如何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事业和初创公司。
1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硅谷“破坏性的创造”内涵的理解。
16.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第①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高深的《做个自尊自爱的人》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②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地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③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他们就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结果落个身败名裂。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④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⑤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从而使自己自制、自尊、自重,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⑥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7.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推荐阅读《庄子》,引出下文;“不可不”强调了阅读《庄子》对做人的重要影响。
B.英国记者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这是在突出强调很多人苦于不自知。
C.自尊自爱就是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从而使自己自制、自尊、自重,这体现了个人的行为思想不受他人制约,无需考虑他人感受。
D.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不能因为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就可以在使用权力上偏离方向。
18.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9.曹老师认为,下面链接材料也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结合文意谈谈理由。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北雁的《父亲的阳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父亲就势一通手舞足蹈,“呜呜”地大声鸣叫,盖住整个坝子的鸟雀就被他风一般地赶上天空。从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这一丘稻子当作他呱呱坠地的孩子,除草挑稗,把这田当作一块上好的绢布,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一针一针在这田里编织出一幅锦来。

⑥转眼光阴如逝,父亲就在这田里织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亲最终却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辈子的安逸就和养大的子女一样,一个个都远离而去。勤劳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闲着?就在一个个阴晴无定的日子继续走上田头,弯着老腰照旧在他的地里织起锦来。

⑦天还在变。父亲焦心起了家里晒场上的荚豆,当初被套种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绿皮干脱成了黄皮,却还死死连着豆心。父亲收回来就铺在场心里让太阳晒,直待黄皮干透变白,渐渐裂开炸出豆子,回来再使上一阵连枷,方能收获一袋成色姣好的豆子。

云层变得更加厚实,接着一阵雨水下来,父亲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个全透。开初父亲还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要紧的是雨水还夹着雷电,乌天黑地里忽然一个彻亮地狂闪,稍稍四五秒钟过后,轰隆隆的雷声就把整个坝子都震得地动山摇。吓得父亲只好拾起镰刀,躲到村边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向来本分的父亲,就用自己一辈子的老实巴交,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

⑨雨过天晴,太阳淘气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抢收回来的父亲就把湿漉漉的谷子往晒场里铺。正午的太阳一下子变得很毒,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开始了一个季节的开墒起垄、精耕细作……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6日)

20.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
父亲垒堆玉米——_____——父亲稻田织锦——_____——父亲被雨淋透——______
21.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2)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对空中“云”的描写有何作用?
22.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父亲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又暗示了父亲一辈子在田地劳作的辛劳。
B.“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句中“精明”恰恰体现了父亲作为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憨厚、朴实。
C.文章第⑧段说父亲“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既写出了父亲的本分,又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的遗憾之情。
D.本文通过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为了家人的幸福而终日劳作的品质,抒发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23.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它们在人物描写方法和刻画人物形象上作用。

【链接材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生.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鲁迅《故乡》)

2018-10-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4. 蚕咬破蚕茧,方能化为蝴蝶,翩翩起舞;成长,也像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咬破依赖的蚕茧,你才能变得自立;咬破懒惰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勤奋;咬破自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大气;咬破浮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沉稳……
请以“咬破的蚕茧”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①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再写作;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8-07-16更新 | 29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4字形
二、选择题
20.65标点符号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50.4图文转换  文学常识综合  小说
五、综合性学习
60.4文段综合
六、诗歌鉴赏
7-80.4
七、文言文阅读
9-130.4历史事件类
八、现代文阅读
14-16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理说明文
17-19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感想
20-230.4散文
九、作文
240.4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