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8-11-02 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表达“关心留守儿童”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关心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B.关心留守儿童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C.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留守儿童。
D.我们的责任是关心每一个留守儿童。
2018-11-0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容易(0.94)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2018-11-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C.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5.解释字词。
①值岁荒。 值:             ②或阻之。 或:             ③去任之时。 去:
6.翻译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家人。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7.你认为本文中的郑燮是个怎样的人?
2018-11-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8.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8)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租房三天的女人

江泽涵

我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是浪费,干脆租出去吧。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问租金。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犷而略显沙哑。她说电话里说不清楚,人就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

快到一楼了,我闻见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感冒鼻塞的缘故,也可能真的死老鼠了。

楼梯口已经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也很旧,但洗得干净,她的身板尽量挺得直,还是有些微缩。

女人冲我笑笑,带着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一下条件,问她要租多久。

“俺……三天!”女人拽紧了拳头,不等我变脸,又紧接上,“俺……我给两百,成吗?”她似乎失了勇气,又像是在恳求。

我看她不像来找茬的,也就软了下来:“光三天,还是住旅馆吧,再说搬东西也麻烦啊?”

“太贵了,而且我……”她的声音沉了下去。

她也不像作风不正的人。我依然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用来干什么吗?”

女人的脸涨成了酱紫色,嗫嚅着:“我女儿要来看我。”

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在哪儿。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能留客的。”女人说。

我向来不爱招麻烦,但这次要破例了。

女人欢天喜地地抱紧了拳头。她手脚很利索,一寸地一寸地地拖起来,瓷砖也擦得锃亮的。

第二天一早,女人就蹬着大三轮搬来了,一床洗白的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我问女人还需要些什么。她讪笑了一下:“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

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还是选了茶几上的水仙。

这一晚,我吃完夜宵,下楼去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坐在旁边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都洋溢着恬淡的笑。

“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表格。

“学生档案表啊。”

“高一不填过了吗?”

“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

“妈工作不好呢。”

“没呢,咱班多的是工农子弟呢。”

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妈,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

“可远了。周末也放假的。妈明儿带你去附近逛逛,看看缺啥,妈给你买。”

女儿摇摇头:“啥都不缺呢。”

……

女人如期送走了女儿。她捧着水仙来退房。反正新房客也还没找来,我就意思意思收了五十。女人后来又折回来送了我一篮水果。

半个月后,感冒可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呢。兴之所致,到老区拜访旧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的时候,我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她现在应该正忙碌着吧。

临近了老巷子,一股酸腐味袭过来。再往里几步,我傻眼了。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箱箱瓶罐,一叠叠硬纸板,一袋袋废纸,堆积如山。细看之下,山群中还有一间屋子,木板架起的,六七平米,一张床,一条方凳,再无空地。屋侧停着一辆大三轮,后面绕出来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黝黑……我感到自己的眼睛被灼伤了。

9.作者笔下的租房女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0.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1.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且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下面的省略号反映了女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能留客的。”
12.读完选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13.面对租房三天的女人,作为房东的“我”是如何做的?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以展示完整的故事情节。
租房女人冲“我”笑,感冒中的“我”回了一个招呼→(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冒康复后,看到女人在收捡破烂,“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18-11-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茶可道,茶亦悠然

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

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诸多的不同。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内心自省,崇尚顺其自然。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物。我们则善于利用。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

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气氛,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

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

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腾。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舒展,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入杯底。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去。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仍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茶叶全都沉入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宁静的优雅。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过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斥与融合。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入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觉更加珍贵。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品味人生,或者茶如人生。

许多喜欢风雅的人说“茶如人生”。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出了人生的况味。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它以浓厚的东方哲学思想,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

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亦悠然。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品味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

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两代,衰落于清代。

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舟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文章的作者说核舟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童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舟赤壁,竟然有童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这里面到底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因为它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都会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

佛教是强调“禅茶一味”的,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 在我看来,“莲”在佛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佛教出尘入俗的媒介。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饮茶乎?悠然于天地之间也。

茶可道,就有了禅机,就将茶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美学境界。就有了茶道“五境”之说。所谓“五境”,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诸多因素,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

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方式而已。

这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绝佳的饮品。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疲劳,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的;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一一诉说。同为饮品,同样可以归为“文化”之内,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去,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涵养人的品性。它不会耗费粮食,与人争食。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许多靡乱的故事。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千金难求;可以很普通,随手可以采摘。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品尝。

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茶可以道,茶亦悠然。

(有删改)

14.在作者看来,“茶相比于“酒”,它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5.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下列句子表达的妙处。
这一过程,似乎有不断地挣扎,痛苦地思索,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归于沉寂,融于水中。
16.文中开头为何要写“西方人喜爱喝咖啡”?
17.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
2018-11-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