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11-22 17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kuī)        (zuó)          人迹至(hǎn)
B.感(kǎi)        傥(tì)            一日三(shěng)
C.食(zhuō)       食(dān)       博学志(dǔ)
D.搓(niǎn)       开(zhàn)        然大悟(huǎng)
2018-11-22更新 | 8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奥秘   云宵   人声顶沸B.渊博   和蔼   截然不同
C.企盼   悔恨   美不甚收D.陋巷   绅士   花团紧簇
2018-11-22更新 | 6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2016-11-18更新 | 10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初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真题
5.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_____(领悟 领略 领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2)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谓游人如织,_____(纷至沓来 眼花缭乱 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2011-08-11更新 | 9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语文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一书中,有多篇文章以或幽默或平和的笔调,对封建教育进行了评判与嘲讽,请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
(2)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③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学校要举行“我爱文学”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创作空间】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宣传语。
(2)【活动二:口语交际】本周五学校想请《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进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学校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怎么说?
2018-11-2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

心灵之痛

查一路

(1)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2)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3)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4)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5)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6)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7)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8)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9)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10)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11)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10.文章第(5)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
1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9)段的作用。
12.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
13.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还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意林·少年版》2016年13期)

14.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5.下面语句使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
16.第③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7.结合选文,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8.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______       (2)人不知而不______
(3)不逾______          (4)人不其忧______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写出三个从《论语》演化而来的成语。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11-22更新 | 4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2016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一本图书,翻开新的一页,你会看到美丽的奇遇;一本日历,翻开新的一页,你会迎来明媚的一天;一段坎坷,翻开新的一页,你会踏上怡人的坦途……

请以《翻开新的一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确定中心和写作思路,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语言表达
50.4一般词语  词义辨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70.65名著导读
五、综合性学习
80.65文段综合  宣传标语
六、现代文阅读
9-13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14-170.4散文
七、文言文阅读
18-200.65孔子(前551-前479)  议论说理类
八、诗歌鉴赏
21-220.65曹操(155-220)  诗
九、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