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18课《 狼》同步练习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8-12-02 5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zhuì)       (jiǒng) 奔(qí)        目似(míng)
B.蔽(shàn)       时(shào) 敌(yòu)       甚(xiá)
C.并(qū)          担(chí) 尾(kāo)       (xiá)
D.眈(dān)        (xīn) 假(mèi)       刻(qīng)
2018-11-27更新 | 7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18课《 狼》同步练习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2. 解释加点的词。
(1)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
(3)屠乃奔倚其下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5)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禽兽之变诈几何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
B.其一犬坐                 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C.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一狼径                       太丘舍
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股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5.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______________》。
(2)写前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6.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复投B.久
C.又数刀毙D.禽兽变诈
7.翻译下列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惧狼→____________
9.请各摘录一处能体现狼狡猾和屠户勇敢的句子。
狼:
屠户:
10.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2018-11-27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18课《 狼》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真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
(3)此鼠之闭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无变色蜂虿
13.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14.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15.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16. 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在空缺的地方填写四字成语,概括狼的处世之道。

示例:授狼以渔:狼会教小狼生存能力,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

(1)________: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________: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17. 欣赏下面的这幅名为“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其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8.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行(zhuì)     待(nüè)        戒(chéng)
B.污(sè)        然(chàng)     伏(quán)
C.女(bì)        恿(sǒng)       养(xùn)
D.香(shè)       (chèn)       (què)

八、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9.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安祥       慎怪       脸色煞白       怪诞不经
惩戒       槐梧       神采奕奕       狐苦伶仃
错别字
改正

2018-12-02更新 | 47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18课《 狼》同步练习

九、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选择题 | 适中(0.65)
21.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大兴区榆垡镇万亩森林之中,是集动物保护①____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公园②____北京野生动物园以散养、混养方式展示野生动物——在散放观赏区,成群的狼和牛、狮子和狒狒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③____人们可以通过数量的控制使其在力量上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产生一种势均力敌的对峙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④____在步行观赏区,游客可以跟鹿、狍、松鼠等多种温驯动物戏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十、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真题
22. 欣赏漫画《兔子和萝卜》,按要求作答。

(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7更新 | 1642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语文

十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目似(     )
(2)将其喉(     )
(3)不诬哉(     )
(4)此人何取而自患耶(     )
2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主 人 昼 寝 厅 事 闻 群 犬 呜 呜 作 怒 声
25.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26.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十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驼的喘息

粱晓声

①我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人,下乡之前没见到过真的骆驼,便是骆驼的活动影像也没见过。

②直到落户北京的第一年,去了一次动物园,我才见到了真的骆驼。数匹,有卧着的,有站着的,极安静极闲适的样子,像是有驼峰的巨大的羊。肥倒是挺肥的,却分明被养懒了,峰向一边软塌塌地歪着,未必仍具有在烈日炎炎之下不饮不食还能够长途跋涉的毅忍精神和耐力了。那一见之下,我对“沙漠之舟”的敬意和神秘感荡然无存。

③后来我到新疆出差,乘吉普车从戈壁驶近沙漠地带时,又见到了骆驼。

④那是秋末冬初时节,当地气候已冷,夕阳西下,大如轮,红似血,三匹骆驼屹立风中,从十几米外望着我们。它们颈下的毛很长,如美髯,在风中飘扬。它们的峰很挺,皆瘦,都昂着头,姿态镇定,使我觉得眼神里有种高傲劲儿,介于牛马和狮虎之间的一种眼神。

⑤陪行者说,这三头骆驼很可能曾是家驼。主人原本是靠它们驮运货物来谋生的,自从汽车运输普及后,骆驼的用途渐渐过时,主人继续养就赔钱了,可又不忍杀它们,于是骑到离家远的地方,趁它们不注意,搭上汽车走了。骆驼的记忆力很强.是完全可以回到主人家的;但骆驼又是有自尊的,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宁肯渴死饿死冻死,也不会重返主人的家园。然而它们又对人养成了一种信任心,即使成了野骆驼,见了人,还是挺亲的。

⑥那一次在野外近距离见到了骆驼以后,我才真的对它们心怀敬意了。

⑦不久前,我在内蒙古的一处景点旅游,骑到了一头骆驼背上。那景点养有一百多头骆驼,专供游人骑着过把瘾。但须一头连一头,连成一长串,集体行动。

⑧驼队行进在波浪般起伏的沙地间,我忽然感觉有东西拱我的肩,勉强侧身一看,是我后边的骆驼翻着肥唇,张大着嘴。我怕它咬我,只得尽量向前俯身,但却无济于事。骆驼的脖子那么长,它的嘴仍能轻而易举地拱到我。有几次,我感觉到它柔软的唇贴在了我的脖梗上,甚至感觉到它那排坚硬的大牙也碰着我的脖梗了。

⑨倏忽间我于害怕中明白——它是渴了,它要喝水。而我,一手扶鞍,另一只手举着一瓶还没拧开盖的饮料。我当然是乐意给它喝的,可我不敢放开扶鞍的手,而且就算我能拧开瓶盖,也还是没法将饮料倒进它嘴里,我有严重的颈椎病,扭身对我是件困难的事。

⑩它却不拱我了。我背后竟响起了喘息之声。那骆驼的喘息,类人的喘息,如同负重的老汉紧跟在我身后。我一向以为,牛啦,马啦,骡啦,驴啦,包括驼和象,它们不论干多么劳累的活都是不会喘息的。那一天那一时刻,我才终于知道我以前是大错特错了。

既然骆驼累了是会喘息的,那么一切受我们人所役使的牲畜或动物肯定也会的,只不过我以前从来听到过罢了。

那骆驼不但喘息,而且还咳嗽了,一种类人的咳嗽,又渴又累的一个老汉似的咳嗽。举着一瓶饮料的我,生平又第一次听到骆驼的咳嗽声……

一到终点,我立刻拧开瓶盖要使那头骆驼喝到饮料。偏巧这时管骆驼队的小伙子走来,阻止了我。。因为我手中拿的是一瓶葡萄汁,骆驼是不能喝果汁型饮料的。

我问他这头骆驼为什么又喘又咳嗽的。他说它老了。我说:“既然老了,那就让它养老吧,还非指望这么一头老骆驼每天挣一份钱啊?”小伙子说,驼群每天都集体行动,单将它关在圈里,它会感到受了侮辱,它会郁闷的,不久就容易病倒的。

我无话可说了。那老驼尚未卧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瞪着双眼睇视我,说不清望的究竟是我,还是我手中的饮料。我禁不住它那种望,转身便走。

几个月过去了,我耳畔仍每每听到那头老驼的喘息和咳嗽,眼前也每每浮现它嗔视我的样子。

(有删改)

27.阅读全文,简要写出作者围绕“骆驼”行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旅游时遇到一头喘息的老驼
28.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托物言志B.欲扬先抑
C.借景抒情D.设置悬念
29.作者在文中描述老驼“类人的喘息”“类人的咳嗽”,有什么用意?
30.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的。(150字以内)
2018-08-21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文言文阅读
4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2
字词书写
1
语言表达
1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30.65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40.4文言文断句
180.65字音
20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210.65标点符号
二、文言文阅读
20.4文言实词  小说类
6-110.4蒲松龄(1640-1715)  小说类
12-150.4苏轼(1037-1101)  蒲松龄(1640-1715)  议论说理类  小说类对比阅读
23-260.65小说类
三、名著阅读
50.4文学常识综合  名句名篇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160.4文段综合
170.4图文转换  文段综合
五、字词书写
190.85字形
六、语言表达
220.4图文转换  漫画类
七、现代文阅读
27-300.4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